那么点不让人放心。
孝宗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好皇帝,在位期间内政上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兴修水利坚持轻徭薄赋、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最终亲手打造出了乾淳之治的盛世。军事上更是大胆启用主战派人士整军兴武,时刻准备北伐收复故土。
即便是这么个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在战与和的问题上也是摇摆不定。否则他也不会在积极准备出兵北伐的同时还任命坚决反战的梁克家为宰相,更不会在虞允文逝世后便锐气尽失将内政外交政策转向中庸之道,让整个朝廷重新沉醉在歌舞升平的假象之中。
所以,跟着孝宗混的最好下场就是先风光几年,随后就被壮志已逝的官家在众人忽悠下把自己给雪藏起来。最坏的结果么,闯出和岳元帅一样的名头可能不行,但那些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未必不能再导演一出风波亭。
皇帝骨子里的懦弱和朝臣的偏安享乐之风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改变,但异族入侵却迫在眉睫。北边的金国其实用不着怎么担心,毕竟励精图治一心想要南侵灭掉宋廷的金世宗完颜雍也蹦达不了几年了,草原上那只更恐怖的饿狼已经诞生,百年之后华夏子民将陷入最黑暗的时代。
想要挡住蒙古铁骑,靠着取得了军事胜利还不忘在谈判桌上给人家赏赐,吃了败仗就立马俯首称臣顺带割地求和的朝廷肯定不行。但让云翊学那些扛大旗造反的穿越众,依靠先天优势将中原大地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统帅百万大军横扫周边蛮夷建立庞大帝国更不行。
云翊在另一个时空运气是差了点却不傻,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他可真没少读书,虽然刚考上个大学就被人顶了名额却并不代表没受过高等教育他就是个历史白痴。在忙于生计的那些日子里,为了能省钱买房子娶媳妇,他从不参与什么打牌喝酒之类的正常娱乐活动,只是在旧货市场淘几本别人翻烂了的书回去打发时间。所以他深知在宋代可以坑蒙拐骗扬名天下,也可以打家劫舍富甲一方,唯独造反这事做了也没什么成功的希望!
虽说在外交方面犯下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两宋朝廷却因为出色的内政表现依然未民心尽失,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赵家还是为大多数百姓所拥护的正统。否则在北方先后攻占密州、日照等地,坐拥三十万大军有实力向淄、齐等州向金军发起猛攻的赵开山也不会最终选择归附。
而太祖赵匡胤当年吸取盛唐灭亡教训后定下的规矩可真没闹着玩,朝堂之上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防着手握重兵的武将。别说是他这个没什么势力的后起之秀,即便是当年声名显赫的岳武穆想拥兵造反都不可能。
朝廷军队指望不上,自己招兵买马成功的希望就更加渺茫。远的就不说了,武冈瑶人起义闹的事够大吧,从绍兴四年一直折腾到了绍兴二十四年,可实际上却是他们今天刚打出旗号,明天就要被人给收拾了不得不接受招安,玩到最后高宗觉得有点腻味了,这带头的一家子也很快被人拖出去砍了脑袋。至于这之后绍兴二十八年的刘臣兴跟绍兴三十年的陈演添就更别提了,还没闹出什么动静呢就被官府给灭了。足见官军战斗力之强官府意志之坚定,至少收拾起自己家人来一点也会不含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可笑的原因让这条路永远也走不到尽头。或许后世传言有夸张的成分,但两宋时期熟练工人的薪酬确实高得吓人。想忽悠这些人放弃丰衣足食的小日子拧着脑袋跟自己去干那谋朝篡位的事,除了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还需要支付更高的报酬才有那么一丝希望。仅这工钱一项,就足以让云翊当了裤子去哭着找孝宗请求招安。
既然历史结局已经注定,云翊就只能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趁那位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还没闹出个名堂,先大捞一笔积累下足够的财富,然后鞋底抹油开溜。就连跑的地方他都已经想好了,北上那肯定不行,他虽然没什么雄心壮志却也不愿做为世人所唾骂的汉奸。南下也不怎么稳当,能够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绝不会放过他们所能看到的草场。出海往西!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契机给自己捣鼓出几艘大船,在岳家军精锐们的帮助下训练出一批忠心不二的勇士,带着他们赶在哥伦布之前跑到新大陆去做个土皇帝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