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钢铁雄鹰> 第七十二章 改旗易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改旗易帜(1 / 2)

对于相守仁等局外人来看,这个选择毫无疑问是太简单了,肯定是要选择南京方面,又不投靠日本人的,一来有民族大仇在里面,二来毕竟少帅可跟日本人有着血海深仇啊。Du00.coM

可是,就张学良本人来说,这选择其实并不是这么容易的,毕竟,现在日本强,而南京方面弱,日本人近而国民军远,作为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的他,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要做决定的话,自然是不能够一个人来决断的,必须得是要符合集体的利益,才能做成,要不然,即便是自己作为了决定,那也是会被集体给推翻的。

这次选择,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选择,更是整个东北,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一次重要抉择,究竟是屈从与日本,以保全首级,还是改旗易帜,早点使得国内力量得以整合,从而能够更好的去应对日本人的挑战。

张学良犹豫了,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以他的地位来说,只要答应对方的要求,马上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禄,当一个有日本人撑腰的东北王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但这却是他不愿意、也是决不能走的一条路。

可如果他立即改换门庭,进行换旗,不谈将来命运如何,只这一步,日本人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更何况当时的东北,日军正磨刀霍霍,战云密布,稍有风吹草动,谁能说不会引起战争呢?

坐在书房内,静静的思索了半天,张学良终于猛地一下站起身来,他已经打定了注意,是的,他要做出他的选择,这个选择那就是缔造一个强大的中国,唯有如此,才能够对抗得住日本,才能够帮父帅报仇,要不然,仅仅靠一个东北,那是绝对不能够成事的!

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成为日本人的走狗,父帅的惨死,使他亲眼看见了与日本人打交道的危险性;加之,国仇家恨的痛苦,使他刻骨铭心,时时不能忘怀,所以他决不作历史的罪人,而要象岳飞、文天祥等历代民族英雄那样,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乃决定换旗易帜,决不再有任何犹豫了。

虽然犹豫了很长时间,但是一旦下定了决心,那就一切都不成问题了,虽然,现实中的压力很大,但是,男子汉大丈夫,又怎么能够被压力所压倒了?!

要迈出改旗易帜这一步,可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过,张学良已经有了万全之策,第一,他必须首先统一内部,特别是领导集团的思想,做好团结部属、齐心协力的工作,并与南京政府随时保持联系;第二,他也要注意运用比较灵活、机智的策略,与阴险狡诈的日本侵略者企图阻挠改旗易帜的行为作斗争。

只有这两方面都成熟了,那才能够进行改旗易帜,要不然,即便是仓促的改旗易帜了,那也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毕竟,他所需要的是国家强大,而不是个人的一个虚名!

只要是为了国家,那他一起都可以做,一切都可以行!

随即,张学良连夜召见了骨干分子,开始立即筹划这些事情,既然要做,那就要快做,既然要行,那就必须要早行!

……

东北易帜,从酝酿到完全实现,是从1928年5月30日开始,到12月29日完成的,历时7个月。

这一重要的政治行动,是张学良当机立断、亲自推行的。

过去谈到东北易帜,似乎认为仅仅发生在东三省,也是轻而易举完成的。不对了,这项工作,实际是从张学良为贯彻息争主张,决定将奉军在关内占据的所有地区实行总退却,一律撤回东北时就开始了,他首先进行的是京、津、热河和滦东等地的易帜。这其间,在局部地区虽然也还有磨擦,但到9月间都实现了易帜。

唯独东三省的易帜,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从中作梗,曾被迫一再延期。本来,关于解决东北问题的方案,南京政府早就提出了,后来又通过奉方在北京的代表于珍、邢士廉在返回沈阳后又向张学良作了转达。南京因恐日久生变,是希望能尽早实施这一方案的。

但因那时日军兵临城下,形势咄咄逼人,日本新任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和关东军司令村冈频繁访张,向他说明田中内阁对东北局势的政见,要他不要易帜,而应“保境息民”,否则,由此而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本将不负任何责任。张学良审时度势,觉得不便冒然行事,原定7月22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同时易帜的计划,不得不被迫推迟。

但张学良易帜的决心未变,只在等待时机了。日本人象是听到了一些对他们不利的风声,唯恐张学良换旗,所以对他的威胁利诱也更加紧了,一会儿向他赠送一等旭日大勋章,一会儿又说如东北与南京结盟,日本将采取“积极行动”。真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灾多难的东北,局势又紧张起来。为了稳住日本人,又不改变换旗的意向,张学良与穿梭般进出东北的各方面的使者相周旋,终于在没有发生大的动荡的情况下,于1928年年底,实现了改旗易帜!

当日,东北三省全都一片欢腾,因为纷乱的国家,终于在名义上结束了军阀混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