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属于口口相传,几乎没人能看得懂,译的出来。du00.com如同《春秋》一样,某人看了《春秋》后,以为自己看懂了,便写了一本《春秋公羊传》认为春秋讲的政治;某人看完了,认为《春秋》写的是记录,便有了《春秋左传》,这本书着重对历史的理解;某人看完后认为是写天地变化,所以有了《春秋繁露》;某人认为是警示后人,就有了《吕氏春秋》…。。
《春秋》一本书一百个大能看,一百个人的理解不同。尽管这些大能写了自己读《春秋》后感,但依旧有好多人看不明白。便有好多人作注,一两次注依旧有人不明白,就开始大量做注。
不说上面几本书已经把《春秋》给小格局,给弄变味了,那后面的注就彻彻底底把《春秋》这本书给弄没了。
《易经》万经之首,诠释天地规则。有人认为自己看懂了,便写了《周易》。《周易》之后好多人看不懂,就给做注,重新改卦象预言。变成周易,已经改变了易经的本质,随后又作注,周易已经不是原本的易经了。
就像一幅画,寥寥几笔,里面蕴含各种大道之理。每人看这幅画的想象不同,理解不同,思维也就不同。
然后根据这幅画,把自己看到的画从新画了出来。当中失去的到底有多少没人知道。关键这模仿之刃画依旧模糊,于是后人不断做注添加几笔。那这副画已经不是原来的画了。所以后人的周易最多只能算是易经的分支,不能说是易经。
中国文字,经文,画都是十分缥缈虚无,讲究天道。到后来,文变成了讲究意境,画变成了讲究神韵,字变成了书法。这些本身已经掉价,在到现在。画变成了实物,字有了实物对照。当代能有几人能看得懂古文?
千百年来从《易经》中演化而来的各种易学流派甚多,各种算卦方法也很多。到底是谁看透了易经,没人敢说。
又有几人懂得易经,里面描述的都是天地运作的轨迹。看不到,摸不着,想不通的东西。于是有人为了让后人懂得易经,从易经当中找到规律,便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这种推算不仅仅考验一个人的悟性,更是考验一个人的脑力。
每一次测算只能测算当时的情况,天地不断变动。人事也不断变动,在你计算的时间里,你要测算的事与物,命与运也在变化。尽管这命与运都是有轨迹可循,能测算出来。
所以易经是一个追寻轨迹的算法,里面的算术搁现在来说有一进制,九进制等等。绝大部分都是八进制。
一进制正对应了某圣人的悟道一以贯之。九禁进,逢九归一,九宫八阵图的算法就是例子。
但八进制呢?这种阴数的起始竟然也被化进来,聂阳想不明白。本来以为就八卦,八个方位一满,从新归一,直到后来,聂阳糊涂了。不懂得道的人时能用术,却不懂原理,终究不能达到术法顶峰。
如遇到阳卦则一进制,九进制。一阴一阳两卦碰上又是二进制,十六进制的算法。还不说里面还有五行生克的讲究。然后再根据生卦一步步算出结局那一卦,然后再根据箴言再算。
如果说三下五除二来自珠算的口诀,九九归一来自九宫八卦的算术口诀,那么易经已经无所不容,无所不含,算法千奇百怪。光是口诀,就不是常人能理解得了。别说易经口诀,就是珠算口诀也没人去理解过。
所以诸葛亮不出隆中便知天下事。按照当时的交通环境和通讯条件,二十七岁的诸葛亮靠什么对当时世界如此了解。
东西南北每块地方,位置,势力大小,然后再到人物的性格。诸葛亮哪来那么多消息!即使得到消息时,势力格局没有新的变化?
再大的情报部门都恐怕给他传递不了如此及时的消息。
哪来如此准确的分析?二十七岁的人,阅历和经历才刚刚开始而已。难道他不看经书,去游历天下去了?
只看了一眼卦象,聂阳就再也没有推算下去。这就是一个凶卦。除非贵人相救。
贵人要具备贝和中,也就是资源和大道至理。中是亘古不变的意思,什么东西亘古不变,那就是大道至理。所有河南人说话,中不中?中!
聂阳收起硬币卸去刚刚聚集在硬币上的灵气,再一次默念易经的口诀,心算自己的是否有错过的东西。
确定凶卦后,聂阳双脚往地上一跺,快速向镇派出所冲去。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不是聂阳不想推算,而是算不下去。算术需要静心,需要全神贯注。此刻聂阳在初步推算下心神不宁,后面就无法在推算下去。
只是卦象初步显示是凶卦,至于结果,聂阳也不知道。但这时,聂阳已经心乱了。挂不算己,医不自医。
“王老师和我没什么关系?我心乱什么?为什么我心乱?奇哉!怪哉!难道我们是有缘人?呸!”
医不自治,卦不算己。都是因为和你有关系的人,让你心神没办法静下来。无论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