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并没有错,此时站在棺淳之上的绝对是我们之前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女人;而这并不是让我为之动容的一点,真正让我大吃一惊的,是阻挡在我们面前成片成片的腐尸和她身边的婴儿骷髅。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如果我的想法没错,此时聚集在墓室之中的群尸完全是由站在棺淳上的那个女人以及她身边的婴儿骷髅所控制的。因为她所施展的正是世间流传已久的控尸之术!
控尸术的起源在记载中流传久远,据说还是来自蚩尤大战时期;民间有书记载:相传几千年以前的,苗族的祖先阿普,蚩尤率带兵在黄河边与黄帝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
阿普蚩尤对身边的阿普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在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
阿普军管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
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之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毙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
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敌人的追兵来了,阿普蚩尤和阿普军师连手作法引来“五更大雾”,将敌人困在阵里……。
后来蚩尤大军才借此而脱了困,据说这就是最初的赶尸之术了,直到后来阿普又对这一门法术有了重新的划分,将它们分成了两个分支,一个就是大家熟悉的湘西赶尸,用赶尸术让死于异国他乡的人回到家乡安葬,而另一个分支就是控尸术了。
相比于赶尸,控尸术很少有人知道,就是现在巫术的分支下的养蛊人大部分都是不知道的,只有赶尸人知道一些消息。
控尸最后出现是在民国末期,在重庆一个叫开县的地方,那地方有一户叫李爱国的中年人家父因为得罪地方官员,最后父母让人害死,然后这个李爱国竟然控制父亲尸体杀死了这个官员。
虽然最后政府出来说是谣言,但依然秘密抓捕了李爱国,然后枪决了他。
这就是控尸术,使用已经死亡的尸体作为自己攻击他人的武器。很多人以为控尸之术就是赶尸,但是事实却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因为赶尸的定义很简单,就是能让尸体走动,换个角度去想,一具已经死掉的尸体,浑身器官都已经枯竭是没有任何的攻击力的。
而控尸却不一样,控尸之前需要养尸,所谓养尸就是把这具尸体用朱砂和铁纱,掺合上黑狗血侵泡在棺材里面,然后下葬在养尸地吸收阴气温养,一般来说养尸至少需要养一年以上才能成为比较趁手的怨婴。
之所以把铁纱朱砂,黑狗血透入尸体,让这个尸体刀枪不入;目的大多是为了抵御身怀正气的人或者是滋生了龙气的地域,由于是用朱砂和黑狗血侵泡成的,所以一般的符咒对这种尸体压根没有任何的威胁;故而我才会在初见到墓中场景的时候被轰然震撼,因为控尸术远非一般的可怕!
虽然控尸之术鲜少有人知,恐怖系数也不是一般的高;但是想要将怨婴养成可并不简单,更不是随随便便找一具尸体就能养的。
据说,养尸以初出娘胎随即横死的怨婴为最佳对象,之所以称之为怨婴是因为刚刚出生的婴儿死后怨气最重,而且恰好死于前世与今生的交替时间,不被天道所认可。
婴儿死后怨气最重,这一点并不是我天马行空的无稽杜撰;现实生活之中有很多的事情可以证明这一点的存在。
记得以前我在家里当放牛郎的时候,荒山野地里经常能看到被人丢弃的死婴;我依稀记得这些死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是被装在小纸箱里面,而且身上全都裹了一层红色的毛毯,裹得严严实实一丝不漏!
按理说这并不是什么值得让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事情的蹊跷之处恰恰就是在这里;死者一般以蓝、褐色寿衣穿身,大多绣五蝠捧寿图案。只有年轻妇女用红、粉或葱白色。此外,还配以被褥,通常铺黄、盖白,被面绣“八仙”。
而红色,一向在民间被认定为辟邪的物品,这一点不管是在繁华街巷还是在静逸山村都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什么红对联、红窗花、红蜡烛等等很多东西都蕴含了辟邪的意思。
也许想到此处,很多人已经明白了我所要诉说的话语真谛!
不错,死婴身上所包裹的大红毛毯并非只是一个遮盖躯体的作用,它更加重要的作用其实是为了遮蔽死婴身上的怨气;正因为如此,这才足以说明了控尸之人想要做到控尸是需要机缘巧合缺一不可的。
当怨婴被培养出来之后控尸人要做的就是使其听从自己的号令,如何让怨婴听从自己的号令呢?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控尸人要以自身的精血为引,喂食怨婴。通俗来说控尸人的精血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