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光此人算是个传奇,他原是户部尚书吴曦的庶次子,德妃的两位哥哥许俊许杰扳倒了吴曦握住户部大权,其中就有吴承光的功劳。du00.com
俗话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吴曦坐镇户部十年,他贪得绝对比知府多。这富得流油的人,却舍不得给自己小妾和庶子花钱,以至于吴承光在上学堂前一直以为自己家是个破落户。
吴曦对正妻嫡子嫡女很好,这本也无可非议,但是要自己的庶子顿顿吃红薯饭就稍微过了。吴澄希直到上学堂才看见一点肉,那还是因为学堂不包午膳,要从家里带饭,饭盒里装了什么大家都有眼看,吴曦哪敢在这顿上刻薄。
吴承光十六岁时,亲娘病死了,这才真正让他心性大变。谁能想到,堂堂户部侍郎竟然请不起郎中给小妾看病,小小的风寒干熬三天,就用凉水喂着,硬把好好的一个人给熬死了。
吴承光变着法子讨好父兄,慢慢得其信任,暗中抄下吴曦贪赃枉法的证据。
后来许家兄弟与吴曦斗法,吴承光大义灭亲,把手中的证据和吴曦贪了十年攒来的五千万两赃银交给盛帝,从而获得盛帝的赏识。
大庆国长久以来都是以孝治国,吴曦固然是罪有应得,但那举报人不该是他的亲儿子。表面上大家都赞吴承光深明大义,私底下却是看不起他这种卖父求荣的行为。吴承光虽然靠盛帝的赏识入仕途,官运并不好,苦事难事都扔在他头上,升迁全是别人的。
吴承光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多,每日只是认真办公从不抱怨。直到一次救灾银被调包造成朝野轰动,这件案子牵连甚广,下头不敢查,上头不敢审,案子便推在他头上。
吴承光用了三天破案,他捉住银库看守最喜欢的小妾,小小恐吓一下,这女人就把看守在床上讲的事都倒出来。他也不怕得罪人,当晚踹了上司的门,把上司从床上揪下来绑上囚车送上京。原来这救灾银在上船前就被换成瓦砖,能调换的人就只有那么几个。
盛帝大悦,将吴承光从明转暗,成了鉴御司的司主。
他能从一个罪臣庶子变成盛帝的得力助手,除了他心性狠毒六亲不认外,他办事的能力一直是盛帝最满意的地方。
然而这位能臣在缉拿小靖王的事上浪费了十天的时间还是一筹莫展。
那晚在淮静宫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小靖王漏夜潜逃,他直觉还是不要知道为妙,只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搜索的难度。
吴承光自认不是个聪明人,他用了最笨的办法,以京城为中心一圈一圈的向外搜捕。
靖王府的老管家和孙子在殷玉宁进宫后没多久就离开了京城,据说是回乡养老,二人已经被他严密监视起来,就等小靖王去找他们。
他不会傻得认为小靖王就只有这个去处,他差人守着金鹰军、黑虎军、捷鹿军,连最不可能逃去的高岵国,他都派人守在关口以防万一。
现在剩下的最大可能是安王。
吴承光在没有确定之前不敢派人去朱安,那里可是安王的地头,他轻易不愿招惹安王,一来是皇上还没有准备好对付朱安,二来他怕安王早有准备,就等着他入瓮。
安王的人抢了他的密函,只怕现在萧王他们都知道鉴御司的存在。一想到李享乙的叛变,吴承光真是有火无处撒。这人的调令还是他亲手批下的,没想到李享乙竟然毫不犹豫卖了鉴御司,安王到底给了他什么好处?
吴承光百思不得其解时,他派出去的人终于有了确切线索,数日前有人在许家集看见貌似小靖王的少年被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抱进客栈,次日和一群人离开了。
证人是个当地的地痞无赖,仗着父辈留下来的薄资整日无所事事四处闲逛,占点小便宜调戏一下媳妇闺女,倒无大恶。
那日他从相好的家中出来,看见一男人抱人骑马经过,二人衣着普通。少年的衣服似是农家才会穿的粗布衣,不过露在衣服外的肌肤又白又嫩,哪像乡下孩子,他便多了心眼注意他们的去向。他们次日离开时,少年已经换了一套衣服与男人同骑,那模样真是叫他这种不喜欢男风的人都垂涎三尺。他逢人就吹嘘见过天仙绝色,他形容那少年的模样像是小靖王,才被鉴御司的人找上门。
吴承光展开一份精致的小地图,许家集处在交通咽喉,东靠水西靠官道,可说是四通八达,单从这里很难判断出小靖王的去向。
他的目光落在离许家集不远的朱安地界线上,雁过县就在附近。安王前些日子在雁过县剿匪……假设安王用剿匪来掩人耳目,实则暗渡陈仓接走小靖王!
吴承光点着桌边的指尖一顿,不禁往更深处想,安王从小靖王进宫后就开始剿匪,说不定已经在部署。自己捉了他派出的侍卫,实则已经打草惊蛇,逼得他不得不提早行动。一面大动作把皇上的注意力都吸引在军队动向上,一面轻车快马上京。是了是了,安王在雁过县停留最久,想必是因小靖王等候时机离宫,不巧被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