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王死后,其子周夷王继位,而和周室纠缠多年的姬熊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的人生中,创造了属于戎狄等少数民族的奇迹。Du00.coM在屡次与国势强盛的周室放对开战中,其实他是胜多败少,得利巨大的。
而更为深远的影响是,继他之后,戎狄、淮夷等等少数民族部落都开始尝试向渐渐外强中干地西周发起挑战;他们就像凶猛的狼群,虽然每一头孤狼的身量都不算很大,但他们总是充满耐心地在西周的身边窥伺着。
一旦机会合适,他们便会猛扑出去,在西周极其雄伟的身躯上撕扯下一块块血淋淋的皮肉。
对于周夷王姬燮来说,这些狼群一般的邻居是他心灵深处最大的梦魇。在姬燮接过其叔孝王手中的王位之后,夷王初年,政治上稍有起色。远方的蜀国、吕国纷纷送上琼玉,夷王在黄河边上用宾客之礼接待。有一次,夷王也曾命虢公率领六师攻伐不服王命、常来侵扰的太原之戎,一直达到俞泉,获得马千匹。这是夷王征伐西北边境的一次不小的胜利。但遗憾地是,他也未能将姬熊的后人们彻底剿灭。
正因不胜这些部族的骚扰,他常常需要各诸侯国出兵勤王,这样的状态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结果,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也就大为下降了,这一举动,在后来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正当夷王振作精神,准备大干一番之际,一场突发的重病重重地击倒了他,这一场大病十分猛恶,使他不能治理国事。政务飞驰自然让同姓诸侯十分忧虑,祈求天神保佑,但是依然不能挽救夷王的生命,他终于在十六年离开了人世。
此时距离武王分封诸侯国已经是数百年过去了,第一批被封的亲戚和功臣早已作古,加上周室日渐衰微;一些异姓的诸侯国君开始渐渐有了些想法,这番夷王称病、国家衰微之际,他们开始不纳朝贡,甚至进攻王室,起兵叛逆,态度十分嚣张,甚至出现了熊渠悍然自行称王的状况。
就在这样的衰势渐现中,夷王之子厉王胡继位了,胡在幼年时就显得与众不同,他天资聪颖又手段残酷;继位之后,其强势无比的个性表露无遗,继位不久,便开始了重大的改革动作,首先在政治上,厉王改变了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了在经济、军事上有专长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这一做法自然遭到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臣子召公劝谏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听罢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典型的高压措施让议论的人迅速减少,但诸侯贵族们也不来朝拜了。
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
召公却道:“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多;不让民众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开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也应该放开他们,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治理国政,使公卿以下直到列士都要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盲人乐师要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要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师之长要献箴戒之言,由一些盲乐师诵读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由另一些盲乐师诵读箴戒之言,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思辗转上达天子,近臣要进行规谏,同宗亲属要补察过失,乐师、太史要负责教诲,师、傅等年长者要经常告诫,然后由天子斟酌而行,所以事情做起来很顺当,没有错误。民众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货器用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民众有嘴巴,又好像大地有饶田沃野,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民众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好的就实行,坏的就防备这个道理,就跟大地出财物器用衣服粮食是一样的。民众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
厉王听后虽然也觉得有理,但强势的性格已经注定了他很难向别人妥协;于是国人虽不再公开议论其政策好坏,暗潮却已汹涌澎湃。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有三年的样子,三年后,诸侯国君中的大多数终于无法再忍耐下去了,于是一起造反,要攻下国都袭击厉王。厉王只得离开国都出逃,一直逃到彘城(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穆公虎、周定公两大臣行政,这一段日子被称为共和。
共和十四年,厉王在彘城去世,回首厉王的统治过程,其实他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位时,原来臣属于周的噩国,其国在今南阳东北一带,看到周的势力衰弱,就乘机叛周并企图侵占周的疆土。于是噩侯联络南淮夷和东夷部落,出兵进攻周的东部疆域和南部国土,声势浩大,气势凶猛,一直打到东都成周(今洛阳市东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