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帝王枕边书的管理智慧> 霸图十七(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霸图十七(二)(2 / 3)

但天下虽定,局势未稳,原因是大周取得了政权后,并没有完全消灭殷商国人,而是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武王让纣的儿子武庚仍继承殷王位,统治殷商故地。但武王担心武庚作乱,遂分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周人立国未稳,强敌环视,武王为国事忧虑,常常夜不能寐。他说:“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于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殚精竭虑的武王灭商后的第二年,熬干了心血,终于逝去。

武王死后,其子周诵即位(即周成王),因其年幼,便由周公代行王事、辅佐天下。周公当时虽已称王,但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他也有资格继承王位。如今周公立武王子成王,成王年幼,周公自己称王执政,这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

没多久,管叔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叫手下人流言于国:“公将不利于孺子。”公元前1041年,管、蔡与武庚约定,起兵作乱。而武庚早有复国的野心,这时不仅联合“三监”,而且又和殷商发源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叛乱反周,局势十分严重。

天下百姓安稳不到两年,战乱再起,周公联合召公奭,调集殷八师祭告宗庙,亲率大军东征。而牧,在安稳地娶了老婆,刚生了第一个大胖小子的当口,随王命再度踏上了征程。

周公率领大军从镐京出发没多久,便来到邶国边界,大军停下了脚步,周公稳立马背眺望前方,只见数万军马聚为四个方队,正严阵以待;阵前披挂整齐的三人,正是管、蔡、霍三叔。

见状,周公朗声道:“几位王叔,想我王上刚刚起驾宾天,成王年幼,正当王叔们聚力辅佐之际。王叔们却起兵做反,不怕我王上天威么?!”

周公的质问没有唤醒三人,只听管书一声令下,叛军潮水般涌上前来,这边八师将士见状,只发一声喊,也纷纷冲出阵前..顿时,天地间只剩下了无边无际的肃杀之气,两厢兵将亡命相博,杀声震天。

周公亲率勇士营带头厮杀,直奔三叔所在,牧便是勇士营中一名百人队长,这勇士营俱都由当年随武王征战的老兵组成,经验丰富、将士用命,加之建周两年间武王着力整备武力,所有勇士营兵士皆配备异常精良。此时乱军从中,可谓势不可挡;战车一路前冲破入乱军群里,后面紧紧跟随的甲士奋力劈杀,不一会儿,便生生在乱军阵中开出一条血路。

周公一马当先直冲向前,几个回合便将管叔挑落马下,身边几元大将也将蔡叔打败生擒,捆得粽子般带到周公面前。周公盯着蔡叔看了很久,摇头下令将其押走。

主将已死,乱军无心再战,顿时崩溃四散奔逃,首战大捷。周公顾不得休息,率领大军一路碾压,直将三监所部乱军一鼓荡平。镇压“三监”已罢,周公又着力安抚三国百姓,言明只针对三叔,赦免普通黎庶。此举有效地制止了流言,随后周公放逐了蔡叔,借大胜之威将武庚的乱军顺利击溃,擒获武庚后祭告天地将其杀死,又找到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祀,在宋(今河南商丘)建国,史称宋国。

武庚覆灭后,周公继续东征,大军历经过三年艰苦战争这场史称“三监之乱”的动乱才终告平定。但这一次的东征也较以往广阔了数倍,周军一路携大胜之余威,对谋逆者穷追猛打,声势达于江南,狠狠震慑了因开国不久而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

大战终了,为了控制进一步东方,威服南土,周公决定“作大邑成周于土中”,他定鼎于郏鄏(今洛阳市内郏鄏陌),在今河南境内建造雒邑。这里地处天下之中,是伊、洛、瀍、涧四水流经之地,土地宽平,千里沃野,是天然的粮仓。

在它的东边,又有伊阙之险隘,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这样,西起周原,东至雒邑,即渭、泾、河、洛一带皆为周的王畿之地。西边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发祥之地,称为“宗周”;东边以雒邑为中心,是东方重镇,也是保护宗周的门户。雒邑又分为二部分,瀍水东岸称为成周。

周公这一次把殷“顽民”迁到这里,严密监视。瀍水西岸修建王城,是朝会诸侯国的东都。牧所属的成周八师驻在雒邑,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候国家,西可以拱卫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雒邑成为周王朝的东都、东方的重镇,对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终于,大汉民族为主的周朝迎来了真正的天下太平,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殁,其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公元前996年,周康王殁。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996年的四十六年间,天下安宁,刑错竟能四十馀年不用,东都成周终于建成之日,周公还政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牧70岁的那一年,在家人的搀扶下再次来到瀍水岸边,遥望滚滚河水东去,老泪纵横。家人问为何,老态龙钟的牧感叹:“大周先有武王之威、后有周公辅政之德,天佑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