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玄宗宠爱高力士开始,唐朝的宦官势力日趋壮大,皇帝们担心朝臣弄权,害怕藩镇造反,于是,只愿意信任身边的奴才,是啊,奴才再坏,也不会坏道篡朝吧,但是,一旦把权力交给奴才,皇帝也就陷入另一种危险之中。du00.com
皇帝要使用、利用奴才,奴才依附于皇帝、也会控制、操纵皇帝,他们之间的相互利用、相互猜疑、相互杀害、相互依附关系,纠缠在一起,是很复杂的。
唐代的国家权力,分为中央与地方两部分。皇帝是宰相是不放心的,担心宰相专权,大多数宰相都是从下级官吏一级一级爬上来的,科举出身、富有行政经验与威望,是皇帝的主要协助者、命令的执行者。
宦官是受过阉割之刑的人,他们没有经过正规教育,家室大都贫寒,缺少良好的家庭背景,没有经过科举考试筛选、更没有行政、司法管理经历,靠着依附皇权而掌握权力,天然地与朝臣形成对立关系。
唐代宗时期的大太监李辅国专横跋扈,无论大事小事,事事都必须征求他的意见,群臣出入,都必须进见李辅国,李辅国安然处之。
李辅国惹了满朝文武大臣,也使得唐代宗很难容忍他了,另外一个大太监程元振很嫉妒李辅国,他秘密请示唐代宗削减、限制李辅国的权力。唐代宗进封李辅国为博陆王,在宫外为他建造府邸,任用程元振为元帅府行军司马(相当于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总参谋长),这种明升暗降的方法,使得李辅国失去了军权,还失去了居住在宫中,挟持皇帝、指挥其他宦官的机会。
唐代宗还不肯罢休,堂堂皇帝,竟然派出杀手,潜入李辅国的王府,趁着夜晚,割下李辅国的脑袋、还有一条胳膊。李辅国死后,唐代宗假惺惺地下令捉拿凶手,让工匠用木头做了一个木头脑袋,给李辅国安上下葬。李辅国死去的消息传出,满朝文武拍手庆贺。
取代李辅国的程元振,也不是什么好鸟。他与大太监鱼朝恩一起,在唐代宗耳边嘀咕,说郭子仪声望、权力太大,有危险,郭子仪闻风,主动辞去职务。
程元振向节度使来嗔请求拜托,来嗔没有答应,程元振陷害来嗔谋反,来嗔被迫自杀,各地藩镇都恨透了程元振。
763年,吐蕃入侵,边疆告急,程元振不向唐代宗汇报,等到吐蕃二十万大军逼近时,唐代宗要求各地节度使出兵解围,大家没有一个人肯出面,连名将李光弼也按兵不动,大家都要求唐代宗斩了程元振。
唐代宗气的很,假如答应了藩镇的要求,皇帝的威严就会荡然无存,不能答应,怎么办呢?只能启用郭子仪退敌。
郭子仪被闲置很久了,只招募了二十多个人,匆匆来到咸阳,吐蕃人二十万大军已经渡过渭水,郭子仪派人请求朝廷增兵,程元振竟然不见。
郭子仪跑回长安,唐代宗已经逃离首都,大将王献忠企图胁迫皇帝投降,郭子仪赶到,斥责王献忠,王献忠对郭子仪说:“皇帝跑了,国家没有了主人。你说怎么办呢?”
吐蕃人进入长安,将长安城内的府库、财物抢劫一空,焚烧民房。郭子仪在蓝天一带收集士兵,达到数千人,郭子仪流着泪,勉励大家报答国家。
老百姓欺骗吐蕃人说:“郭子仪从商州带来很多军队到了。”吐蕃人很畏惧郭子仪,想要离去。长安人在夜里鼓噪呼喊,说唐军回来了,吐蕃人竟然全部逃走。
763年12月,唐代宗回到长安,见到郭子仪,说道:“我没有及早用你,所以才会到了这一地步。”
唐代宗虽然没有杀程元振,但是,也恨他得罪了天下人,就将他撤职流放。程元振听说皇帝回到了长安,就穿上女人衣服,潜回长安,被京兆府官员抓获,唐代宗下令,将他流放到更远的地方。
唐代宗看到外地的藩镇指望不上,下决心扩充中央禁军,程元振走后,大太监鱼朝恩受宠,担任中央禁军主帅,从此,宦官担任禁军主帅(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成为惯例,宦官在与朝臣的对抗中,由于军权绝对在手,始终处于上风。
大太监鱼朝恩久掌禁军,宠爱信任超过任何人,唐代宗常常与鱼朝恩一起讨论军国大事,鱼朝恩喜欢在众人面前肆意讨论时政,侮辱宰相。
鱼朝恩每次向唐代宗汇报事情,都期待皇帝满足他的要求,假如朝政不让他参与决定,他就抱怨说:“天下事,能够没有我参加决定吗?”唐代宗决定除掉他。
宰相元载猜到皇帝的心意,决定利用这一机会,鱼朝恩也知道众人恨他,每次上朝,都带着上百人的卫队,元载决定先麻痹他。
元载奏请增加很多土地作为神策军的属地,鱼朝恩接收后,更加骄横,不把元载放在心上。元载的亲信皇普温到了京城,与元载一起谋划杀死鱼朝恩,唐代宗说:“好好做,不要引起灾祸。”
770年3月初十,是寒食节,唐代宗宴请权贵,鱼朝恩吃完酒席要离开,唐代宗挽留他讨论问题,言谈中,唐代宗指责鱼朝恩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