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懂得了历史记载的价值,天子、诸侯身边一直就有专门记载大事的人员,有些人做了一辈子专职史官,还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后人,比如说西汉的太史令司马谈。Du00.coM
司马谈的学问很庞杂,对于各种流派的学说都进行过精深的研究。他的儿子司马迁,出生在河南龙门,很小的时候,就阅读了各家的书籍。
为了开阔眼界,司马迁到处游历,他的足迹遍及当时汉朝的南北各地,实地考察了很多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走访了很多老人,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丰富了自己的眼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念。
司马谈曾经有过写一部通史的愿望,可惜没有实现,司马谈年迈有病,快要去世的时候,他交代儿子司马迁,要写出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司马迁答应了父亲。
司马迁在父亲去世之后,继承了太史令的位置。他开始着手整理资料,为创作一部史书做准备。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汉朝大将李陵在与匈奴的战斗中被俘,投降了匈奴,作为李陵的朋友,司马迁不顾个人的安危,向汉武帝进谏说:“李陵可能是假投降。”
汉武帝很生气,下令将司马迁处与宫刑,司马迁成了一个被阉割的太监。
遭受奇耻大辱的司马迁,想自杀,可是,想到父亲的遗嘱,又想到自己的抱负,司马迁决心忍辱负重,苟且偷生,把史书完成。
司马迁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史记》的创作之中,经过数十载的寒暑交替,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旷世巨著——《史记》
《史记》是一部空前的卓越著作,此书所具备的种种优点,恐怕是永远难以被后人超越的。
首先从内容来看,《史记》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通史,恐怕没有人还具有如此天才,可以单独完成一部杰出的通史。很多历史著作比如后来的《资治通鉴》都是集体完成的。
《史记》的内容包罗万象,不是一般史学家所能承担得了的。比如,《史记》中的《食货志》,其中包括了很深的经济思想,那些平庸的历史学家是没有胆量触及的。
《史记》中反映出的作者的“史学道德”也是后人难以媲美的。司马迁叙述的事件,评价的人物,都是比较客观公允的,没有多少史学家由此胆量,后来的很多史学家写作时,都要顾及到当权者的看法,所以,很多史学书籍的内容大都被人为歪曲的。
从“史学才华”来看,司马迁的历史学识十分广泛,他叙述历史事件的本领很高超,每一个人物大都描写得很生动,连那些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也难以企比。
从“史学见识”的角度来看,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规律等,都很有洞察力,他能从一般人不容易察觉的角度来看问题,所发出的见解,大都令人信服。
作为一代奇才,司马迁确实是卓越的。但是,司马迁独特的经历,也使得他是在一种比较悲愤的状态下创作的,这种情绪,给了他一种激情与勇气,也容易使得他带着一种感情色彩来品评人物与事件。
您对于司马公在《史记》中所说的话,是感到公允呢?还是感到了一种“愤青”的偏激呢?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委屈自己的本性与人拼争,这个人就可以选择隐居,按照自己的天性过上自在的生活,虽然很有才能,却不肯与他人争夺地位与财富,因此,这种人是不会有敌人的,那些有些本事的名利之徒对待隐士,一般也会躲避,不会主动招惹这种有真本事的隐士的,隐士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保全自己的身体与天性的。
也有一种隐士叫做假隐士,他们身在青山,心在朝中,关心外界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出山。隐居使他们获得高名,反而成了挤进朝堂的台阶。
真隐士与人无争,可以选择隐居世外,比如深山之中,伯夷、叔齐、介子推等高人都是用这种方法隐居的;还有一种人,隐居在朝廷,既没有敌人陷害自己,还没有衣食之忧,很安全地生活了一辈子,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就是在朝中隐居的高人。
汉武帝向全天下征召具有各种卓越才能的人,东方朔来到汉武帝身边,汉武帝觉得东方朔很滑稽,就把他当做能够使自己开心的优伶,从来没有考虑重用他。
东方朔本来是齐国人(山东),年轻的时候,读过很多书,尤其喜欢儒家的经典,东方朔来到长安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用了三千枚竹简,两个大力士抬着送给了汉武帝,汉武帝看到东方朔的书,每次只看一个段落,停下来的时候,就在上面做一个标记,用了两个月才全部看完。汉武帝任命东方朔为郎官(很小的闲差),这个差事一直做了很多年。
汉武帝的事物很繁重,累了的时候,就找来东方朔谈话,东方朔总能让汉武帝高兴得哈哈笑。汉武帝赏赐给东方朔肥肉吃,东方朔一次吃不完,就把剩下的肥肉放进自己的衣服内,带回家继续吃,衣服被肥肉弄脏了,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