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江河奔流> 休养生息是国策 汉初三杰命不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休养生息是国策 汉初三杰命不同(1 / 2)

中华大地经历了太多的战火与苦难,战国时期的大规模殊死拼争,秦朝末年的农民风暴,项羽、刘邦之间的楚汉之争,这些战争大戏落下帷幕之后,留下的是满目苍夷。读零零小说

中原大地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战后呢?很多村庄没有了人烟,一些原本二三十万人口的县城,在西汉初年,只有几万人口了,这还算是比较不错的了。

作为一位出身下层的皇帝,刘邦自然明白,当务之急是重建家园,当时的汉朝,百业待兴,该从何处入手呢?

要制定出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萧何背着刘邦修了未央宫,刘邦面子上很不高兴,刘邦本是一个喜欢享乐的人,怎么不想拥有豪华的宫殿、奢侈的歌舞,、、成群的娇娃,、、醉人的美酒呢?但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秦朝灭亡的教训就在昨天,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

所以刘邦对萧何兴建宫殿之举,进行了批评。刘邦下令,将军队大规模进行复原,给这些复原军人以爵位与土地,让他们迅速回到家乡,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匈奴来挑衅,马上出身的皇帝试图将匈奴驱逐出境,白登之围的失败,使刘邦明白了彼此实力的差距,只能委曲求全,将汉朝娇嫩的姑娘送到塞外苦寒之地,供凶猛的匈奴单于享用。姑娘们做了牺牲品,换来内地的汉民暂时有了喘息的机会,该忍就必须忍,暂时没有别的选择,这一忍就忍了一百年,四代人的光阴。

中央政府财力有限,无法养活那么多的军队,也无法供养那么多的官员,辽阔的国土该怎么管理呢?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制度。

利用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郡县的实力,对各个诸侯国形成泰山压顶额态势,使他们暂时安稳下来,把精力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分封制,虽然有很大的隐患,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各地的大族豪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中央暂时管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只能用这种权宜之计,至于将来解决诸侯国对皇权的威胁问题,留给自己的子孙去解决吧,相信自己的后代比自己更有智慧。

老百姓最盼望过上安稳的日子,只要给他们好政策,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就会主动地开垦耕地,种植五谷,生育子女,建设房屋,整修道路,开凿水渠等等。

如果过上几十年,人口增加了、土地增多了,粮食富裕了,道路修通了,水渠开成了……那么,做什么大事不就有了保障了吗?

眼下要牢牢抓住的事情就是不折腾。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老子的政治哲学是汉朝初年最管用的指导思想。

刘邦制定的这一国策,被萧何丞相转变为具体的措施,比如,新开垦的土地免税,成熟的土地实行十五税一的低税制等。

刘邦去世后,吕后牢记丈夫的国策,遭到匈奴单于的戏弄也不动摇,上面的政策毫不动摇,下面的执行者心领神会。“萧规曹随”的意思就是休养生息的措施继续坚持不动摇。

修养休息政策是从汉初的基本国情出发而制定的科学规划,是卓有成效的,从这一点来看,刘邦及其执政集团是成熟的、合格的,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谁说刘邦是一个流氓混蛋,谁就是个脑残,刘邦没有读过几天书,反而没有多少教条主义的束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摸着石头过河,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些话用在西汉初年,好像是也合适。

刘邦做了皇帝之后,曾经总结自己战胜项羽的秘诀是,自己有三杰(萧何、张良、韩信)辅佐,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肯信任重用。

萧何本来是一个小县的官吏,秦末爆发农民风暴,萧何感到秦朝要完了,不如主动参与到推翻秦朝的潮流之中,或许还能够捞上一把。

可是,萧何这样的人,是不做没有太大把握的事情的,万一造反不成,弄丢了自己的一条命就算了,还要搭上家族的所有人的命,太玄乎。于是,萧何决定找一个敢赌大的人,于是,想到了刘邦。

刘邦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敢于大赌一把的人,不怕玩大的,于是,谨慎的萧何请来刘邦做大家的头儿,带着大家造反,万一不成,由刘邦承担一切,其余的人可以少承担一些罪责。

不敢玩大的,只能做助手了。

萧何有自己的长处,就是做好刘邦的管家,刘邦在前方赌命,萧何在后方提供粮食物资与兵员,稳定好后方基地。

萧何还有识人的本事,他推荐了韩信做大将,应当算是韩信的伯乐。

萧何在刘邦建立大业的过程中,立下了第一大功。刘邦任命萧何为丞相,权力很大,但是他对萧何并不完全放心。在刘邦出征讨伐英布的时候,萧何故意贪污受贿,用这种方法打消刘邦对自己的猜忌,刘邦才暂时放过了他。

萧何在功成身退方面,不如张良做的潇洒。张良作为刘邦的第一谋士,本来是可以在朝中做大官的,但是张良辞官不做,要去修仙,正合刘邦的本意,于是,张良逍遥自在地度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