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社会纷乱,各种学说应运而生,思想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乱世开出一副治世的良方,孟子就是其中一个大师。www.DU00.COm
孟子叫做孟轲,战国时期的邹国人,是鲁国孟孙氏的后代,到了孟子这一代,家境已经很窘迫了,孟母为了造就对孟子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最后一次选择了一位读书人做邻居,孟子开始喜欢读书,长大后追随孔子的孙子孔汲学习儒学。
孟子的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主张统治者应该爱惜民力,不能过度使用民力,就像打渔时不能过分捕捞,砍柴时需要按照时令进山一样。
孟子的主张,有利于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但是,战国时代最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术,利益的直接诱惑是压倒一切的,孟子劝说君王们实行仁政,放弃与民争利,被看成不合时宜的迂腐主张,没有一个大国君主能够接受孟子的建议。
孟子对于战争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一切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他认为正义比起利益更加重要。魏惠王见到孟子的时候,魏惠王问孟子:“老先生,你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我国,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
孟子说:“我只懂得仁义,不知道利益。假如国君只知道利益,大夫也只想着如何为自己争利,普通百姓也说,该怎样对自己有利呢?上上下下都为了利益而相互争夺,那么,这个国家就很危险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有仁德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也没有听说过一个讲求仁义的人,会漠视他的君王。”
从孟子这段话来看,孟子的政治观念是从道德出发的,讲究用仁义道德对百姓进行教化,从而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孟子的经济思想是什么呢?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减轻百姓的赋税,使得百姓富足起来。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农家饲养的鸡狗与猪这类家畜,不去打乱它的繁殖期,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每户人家平均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打乱它季节生长的规律,那么数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孟子认为经济基础是建立社会道德的前提。有一定的职业经济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君臣之间的关系的内涵应该是什么?孟子认为,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假如君主无道,臣子可以把这样的君主推翻,比如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周朝取代商朝,这不叫犯上作乱,而叫“革命”,纣王没有了做君主的样子,就是一个“独夫”。
孟子重视人的道德教育,他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所以,每个人都天生有羞辱之心,恻隐之心,通过教育能够将人性中固有的这种善良挖掘出来,从而使得人人都成为尧舜那样的人。
孟子是一个雄辩家,他常常用排山倒海的气势,来说服对方,使得他们难以与自己争辩,那些国君们心中虽然不能接受孟子的主张,但嘴上却难以反驳孟子,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
战国时期的国君们都很少给孟子难堪,因为孟子的名气很大,得罪孟子,会在天下间留下不尊重贤士的名声,这可是一件谁都难以承受的大事,干脆随便孟夫子说吧,让他说个够,打发他走就行了。
除了中原地区文化领域群星灿烂之外,我国南方的文化也很发达,最为有名的南方文化名人当属屈原。屈原是战国晚期的楚国人,屈氏是楚国的大姓,与楚王是一个家族的,屈原成年之后,由于是贵族出身,加上才华出众,很快就做了高官。
屈原所处的楚国,已经不是楚庄王时代的强国了,虽然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人口达到数百万,但是,楚国的国君们一代不如一代,贵族们因循守旧,国力不振,已经成为虎狼一般的秦国的吞噬对象了。
为了对付秦国,东方六国曾经组成合纵联盟,地盘最大、军队最多的楚怀王做了合纵长,楚国靠着这个联盟,成为东方诸国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秦国为了拆散东方的反秦联盟,就派出张仪,诱惑楚怀王背弃与齐国的联盟,张仪将楚怀王戏弄于鼓掌之间,屈原坚决反对楚国抛弃与齐国的联盟,惹怒了楚怀王,受到楚怀王的冷落。
在联合秦国、还是联合齐国之间,楚国内部分为两大对立集团,屈原属于“连齐派”,楚怀王最终站在了“连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