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孩子,我要你快乐> 第二十一章 直面父母不完美的真相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直面父母不完美的真相1(1 / 2)

1.父母的威信是靠什么树立的?

2.如何让孩子认识真实的父母?

3.当父母遇到困惑时,是否可以告诉孩子?

4.父母应该怎样反省自身的缺陷,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些温馨的画面——小时候,我们一家四口人围坐在饭桌上吃饭,大家一边吃饭,一边愉快地聊天。www.DU00.COm我们互相提意见,爸爸妈妈说说我和姐姐身上的一些缺点,希望我们今后要慢慢克服,之后,他们总喜欢说:“你们姐妹俩也给我们父母提提意见,帮助我们有更大的进步。”

那时,我们都很小,也就是刚刚懂事,八九岁的光景,听了父母的话,觉得自己一下子得到了尊重和重视,赶紧挺直腰板、搜肠刮肚地给父母提意见,而不管我们说什么,父母都微笑着,表示接受。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对待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任何人给你提意见,你都要虚心接受。”

有时候,父母为了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他们你一言,我一语,针尖对麦芒,谁也说服不了谁,像很多的知识分子家庭一样,他们的争吵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除了嗓门比平时大点,听上去并不像吵架而像是争论。在纠结不下的情况下,父母会让我和姐姐给他们做裁判、当评委,为他们“评评理”。

他们安静下来,认真听我们谈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而我,从小就显出了对复杂事相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往往一二三四五,正面反面、总体局部、一般特殊地一通分析下来,听得父母连连点头。他们很看重我的思维能力和“中立”立场,渐渐地就把我当成了家庭的“法官”,在很多父母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征求我的看法。而我呢,也由于受到父母的尊重,愈发要显得成熟、周到、公正一些,思辩与判断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对父母的尊重与感情,也没有让我和姐姐桀骜不驯、叛逆不经。相反,我们一家人的感情非常融洽,父母在我的心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神圣,而是两个有血有肉、普通平凡、并且和我们血脉相连、最亲最爱的亲人。我和姐姐也都非常平和、健康地长大了,我们知书达理、宽容友善,性格单纯而又阳光。不过我知道,这种平等、开放、民主的教育氛围,在我成长的那个时代的中国家庭中,是很少见到的。

在传统教育中,父母爱以一贯正确、不容置疑、不苟言笑的面目,在孩子们心里树起权威形象。父母的过失、错误、缺点,对孩子们来说,是忌讳的,也是不能轻易谈论和批评的。所谓的家长,就是那种板着面孔说教的形象,而他们的说教,又是把自己排除在外,只针对孩子而言的。这样的家长,以家长身份自居,拿父母之威压人,在今天这样一个提倡民主、平等的时代,已经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也不能让孩子亲近喜爱了。

实际上,在幼小的孩子眼里,自己的父母还是被放大的、美化的。出于天然的对父母的感情,孩子们在小时候,喜欢将自己平凡的父母看成不平凡的人,把父母身上的某些特长和优点,加以夸大和强化,以为父母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直到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这种被夸张的形象,才会被逐渐“祛魅”,而这时候,孩子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种失落和遗憾的心理,他(她)看清了自己父母的真相,他们的平凡与缺陷、软弱与局限,他们像所有人一样,在残缺的人生中善恶相伴、辛苦挣扎。

如果父母总以一种正确的完美的“假相”对待孩子,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不容孩子审视,也不能自我反省,将自己的权威视为不容挑战的尊严,一味强调孩子的服从和听话,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当他(她)看清父母的“真相”时,会有强烈的被欺骗感和被奴役感。父母从令人仰视的“圣坛”上跌下来,给孩子带来不可避免的心灵创伤。

而这种权威式的父母,一般也很少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他们故步自封,喜欢拿僵化或过时的标准要求孩子,不仅自己渐渐落后于时代,也容易让孩子从他们身上感染到恶习,成为一个固执僵化、文过饰非的人。

其实,无论我们的父母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什么样的身份,他们都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烦恼和缺陷,在生活中,他们会迷茫、会苦恼、会犯错。好父母与坏父母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好父母愿意正视自己的缺点,通过不断的反省、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在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互动过程中,与时俱进,追求自身的进步和完善。

也就是说,好父母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他们活到老,学到老,成长到老,进步到老。而坏父母呢,一旦做了父母,就对自身的问题与缺陷视而不见,将父母的身份看成是对错误的“特赦”与“豁免”,是对权威与特权的理所当然的占有,只把高标准、严要求,对准自己的孩子,而把自身的学习、进步与完善丢到一边,盲目自大,霸道自私。这样的父母是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