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城东郊之外狭长而广阔的山谷中,两军对阵。
顿时,天空布满了阴云,仿佛要下雨一般,武清倒是不担心,按照向导所言,即使有雨也要到深夜才能落下来。当然除非武清的运气太差了,下雨的结果,就是gong弩失去了作用。
武清在后军扎下简易营寨以防吐蕃军攻势过猛,自己这一方败退,而导致满盘皆输。战争,总要在战争之前先考虑败,再考虑胜。武清领兵在前,看着吐蕃兵缓缓开到,并没有像传说中如野狼一般狂奔而来。”小说“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由此可见,论钦陵是多么谨小慎微。此战只能硬碰硬了,不过还得看策略。
武清士兵操演中就提出过,以“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使出的每一枪、每一刀都要伤到要害。而且首次提出了冲刺杀敌队形,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是一样的道理。
吐蕃士兵常年生于高寒地带,其耐力比之大周士兵要强上不小,所以比拼耐力是不可取的,只有一鼓作气势如猛虎一般,刺破敌阵,合力绞杀,方能大破敌军。而且这半年的训练,士兵也是以三人为一个小队,进行合力冲刺。如此便可弥补大周士兵力量和耐力差的不足。
两军相遇,自然不用分说,更不用礼尚往来,先用大将大战几百个回合,武清早已准备妥当,试射手全力射出一箭,一支羽箭落在了三百步左右的位置。
论钦陵看到大周军队,严阵以待。便下令大军攻击。
随即,号角响起,苍凉而粗犷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顿时。吐蕃骑兵身穿非常细密的锁子甲,一手举盾,一手扳住马鞍,俯身冲刺。这第一波冲刺的吐蕃兵,足足有一个万人队。
武清细长眼微微眯着,而后大喝一声,“擂鼓助威!”
顿时。战鼓之声大作,极为富有节奏,大周的士兵从最初的焦躁。变得安静,而后面色发红,紧接着眼中放出了战斗的目光。
武清领诸将后撤,随即便露出排列层次分明的三千多架面目狰狞的床弩。床弩已经放上了黝黑而粗壮的弩箭。若是在阳光下,一定会看到箭头泛着蓝盈盈的亮光。因为每一支弩箭都涂抹了毒液,虽然有些不人道,但武清认为,该杀之时,就得狠狠地杀,丝毫不留余地。
何况吐蕃自松赞干布死后,反复无常。侵扰陇右,阻断西域贸易。着实可恨。大唐可以忍受这样的邻居,但大周绝对不允许。除非吐蕃投降,不然就是一个字,死!
吐蕃骑兵冲刺的sudu很快,他们可以不用马缰,一手举盾,一手依靠马鞍拉弓射箭,所以骑术比大周士兵强了不少,也就只有突厥士兵的骑术才能相比。但不管怎么说,吐蕃和突厥都讲求的是个人勇武,而不论是大唐和大周,都要求士兵配合杀敌。
三百步的时候,床弩手举起木槌,敲在了卡簧上。
嗖嗖嗖!
无数的弩箭发射了出去,黝黑的弩箭刺穿了马匹,而后强劲的余力丝毫没有减少多少,带着血箭又刺穿了后面一匹,这才不甘心地停留在了战马身体里。
顿时,前面冲刺的吐蕃兵人仰马翻,前面一百多骑就此消灭。但后面依旧有吐蕃骑兵奋不顾身地踩踏着尸体,继续冲刺。
与此同时,又一波弩箭纷纷齐至。命运如同前面的一百多骑一般,很快便在嘶吼与惨呼中倒地而亡,但吐蕃兵的血性也彻底被激发,他们嗷嗷直叫,如狼吼一般。
武清丝毫没有担忧之色,他看了看两边的高山,觉得这丘陵一般的地形,也藏不住伏兵。于是便命令道:“命令斥候从左右两侧和身后搜查五十里!”
随即便有斥候小队出发,向三面散去。
武清用单筒望远镜扫视一遍后,见吐蕃士兵冲到了道:“让弓箭手分三波,自由抛射!”
传令兵挥动令旗,有兵卒大声呼喊命令,大周弓兵行动极为迅速,不过片刻,便已经站好队形。
眨眼间,一片箭雨以最大的射程投向了吐蕃士兵。
片刻,箭雨落下之处,竟然出现了一片空白。大周诸将露出了笑容。
论钦陵看着自家的儿郎就这么死了三四千,才冲到人家阵前的一百五十步都不到,这样下去得多少人去填呢?他似乎忘记了如今这是大周将军,而不是大唐将军。按照以往,两军对阵,大唐和吐蕃往往要对冲一次,而后再看胜败,可如今这大周主将竟然用起了军械。
吐蕃的弓箭在制造工艺上虽然跟大唐很接近,但还是有差距的。两百步外射,很少有箭矢落在敌阵中,更不要说杀人。
看着自己的儿子弓仁快要到最前面了,论钦陵心中不忍,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随即号角声又再次悲凉地响起,仿佛争斗失败的公牛的怒吼。弓仁不甘心地大喝一声,“撤快撤!”
武清在望远镜中看得真切,大喝道:“王孝杰,出击!”
就在吐蕃兵拨转马头后撤的时候,大周的gong弩也停了下来,但随即一员红脸大将领兵冲向了吐蕃兵,sudu之快,丝毫不比吐蕃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