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喜不自禁。他看了看左右两个布包,然后指着翡翠宝玉说道:“这个请民女收回,本官不收!”
精卫不解道:“大人因何不收?”
郑乙辛道:“此次善捐,只为建禹王庙所需,凡与修建禹王庙无关之财物本官一律不收。”接着,郑乙辛又指着金条说道:“这个,本官也只收一半。”
精卫更加不解,问道:“大人又是何意?”
郑乙辛说道:“本官收受民间善捐,凡有耳环成双者,只收一只。若是戒指头簪之类,一只一概不收,若有两只,只收一只。”
精卫眨着眼睛,望着郑乙辛,脸上仍是写满了疑惑。
郑乙辛微笑了一下说道:“黄河连年水患,百姓流离失所,贫者居多,所谓富者,也只不过存留了一些金银细软。因此,本官在收受善捐之时,更当谨慎处之,使百姓不可因善捐而致困。”
精卫听了郑乙辛的话,更被这个慈眉善目的知府所折服。心说:品德如此高尚之人,言行必正!他如此推崇大禹,那么大禹的品行必在此人之上。
于是,精卫坚持地说道:“小女家中尚有金条,因小女体力有限,故此只带了一半,望大人全部收下!”
郑乙辛注视着精卫,有些犹豫地说道:“这等说法本官倒是初次遇见,可本官亦不能坏了规矩!”
精卫迅速拿起一根金条收在袖中说道:“大人不必为难,小女子留下一根在身上,相信有这根金条在手,足够小女子一生所需。”
郑乙辛笑着点点头道:“如此说来,本官只好破例收下!不过,本官还有一个规矩,凡来本府出捐,必须登记在册,否者——”
精卫接过话道:“实不相瞒,小女本是大禹的表妹,因洪水之故,亲眷分离已多年不见。今日欲求大人指明表兄家室下落,小女也好前去团聚。”
郑乙辛惊道:“如此说来你与大禹乃是亲眷,那么善捐之事只当是家人内赠,无需在册!”
精卫道:“正是如此!还望大人为小女指明路径。”
郑乙辛带着精卫来到帐外,将大禹家的住所、路径详细讲明。精卫谢过知府,提了包裹上路。
此时正是刚刚过午,日光如炙。精卫走上一条山路,沿林荫小路正欲翻过一道山梁,迎面过来一个武生打扮的青年。只见他束带缠头,英发高耸,肩宽背扩,身着青衣,膝下扎着绑腿,脚登云靴,肩扛一杆三尖两刃刀,煞是威武。
两人在小路上擦肩而过,相去不过十步,两人不约而同都回头观望。
精卫见青年武生亦回头,便有些不好意思,因见此人额头上生有一只竖眼,就问道:“请问这位小哥,你可是异人?”
武生答道:“在下正是一人!”
各位:这两人说话阴错阳差,因精卫见此人多生一只眼睛,又见此人神态气质不同寻常,非神既仙,于是才问武生是否是异人。这武生将此话理解成是问自己是不是独自一人,所以才回答自己是一人。也就是这句阴错阳差的对话,才成就了一段姻缘。只是这是后话,咱暂且不说。
话说这武生见精卫如此发问,便也回问一句:“请问小姐一人否?”
精卫点头道:“我亦是异人!”
两人虽然两问各不相搭,可彼此都有好感。
这武生又问道:“小姐意欲何往?”
精卫答道:“小女欲去后田庄探访亲戚。”
武生说道:“此处去后田庄尚有许多山路,且地僻人稀,常有野兽出没。小姐若不介意,在下愿送小姐一程。”
精卫一想:反正自己独自一人也是寂寞,有个异人相伴岂不更好?于是便答应下来。
精卫与武生并肩而行,精卫边走边问道:“敢问小哥是何来路,意欲何为?”
武生答道:“在下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弟子杨戬,奉师命前往天魔山救母亲出山。”
精卫笑道:“我道小哥气度不凡,原来是清虚门下的高徒!”
杨戬亦笑道:“不敢当!请问小姐如何称呼?”
精卫一想:既然人家已经报出了门第,自己也无需隐瞒。便说道:“我乃是不死鸟精卫,现在银河天宫为仙。”
杨戬闻听止步,瞪大眼睛说道:“就是那个曾经衔石填海的精卫?”
精卫点头笑道:“正是!”
杨戬赶忙施礼说道:“原来是天仙下凡,小生失礼!”
精卫道:“你我俱是异人,何需多礼?我此去后田庄是欲了结一段善缘,之后亦欲前往天魔山看望两位仙姑。”
说话间两人已走出了山林,眼前现出一座村庄。杨戬以手指道:“前面就是后田庄,小生因救母心切,在此告辞。仙姐若结得善缘,你我天魔山再会!”
精卫道:“多谢小哥不辞劳苦,山路相送!”
杨戬辞道:“今日能与仙姐相识乃三生有幸,有何劳苦?在下只盼与仙姐能再次相会!”
杨戬说罢,与精卫告别上路。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