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大英帝国的回光返照(中)
二战期间,丘吉尔针对英伦空战曾说过一句名言:“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被如此少的人所保护。”其实,这句话稍微一更改,就是大英帝国活生生的历史: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控制过如此多的土地与人口。
十七世纪时,英国的人口不过四百万,只相当于同时期西班牙人口的一半,法国的四分之一。哪怕到大英帝国鼎盛时期,人口也不过四千万。但是,在狭小的大不列颠岛之外,它却统治着三亿四千五百万人口,和一千一百六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被恰如其分的称为“日不落帝国”,而伦敦也因此成为世界之都。
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正是依靠这么多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本土体量在欧洲列强之中排倒数第一的英国,才获得了举世无双的战争潜力,可以维持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而不至于崩溃瓦解。遍布于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可以为英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战争物资,只要后勤运输线没有被切断,英国人就可以长久的坚持下去,这是德国无法媲美的。而且,战时的英国还可以从各殖民地组建部队,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组建的殖民地军队,完全可以弥补大战造成的人力缺口。即使拿一个德国士兵换十个殖民地士兵,这样的战损比对于英国来说也是非常有利,德国人却经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
但这样的必胜之局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英帝国的敌人只能位于欧洲,而不能同时从亚洲方向来犯。否则的话,貌似强悍无敌的大不列颠殖民帝国,就会如同纸牌搭建的破屋一般,眨眼间轰然瓦解。
幸好,直到二战爆发之前,由属地、殖民地、保护国和共管地组成的大英帝国,仍然疆域辽阔,无边无际,太阳永远不会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上坠落。五亿六千三百万肤色各异、语言不同的人泰米尔人、中国人、布须曼人、西南非洲的霍屯督人、达罗毗荼土著人、美拉尼西亚人、澳大利亚人、英格兰人、加拿大人等的生死之权,至今依然取决于伦敦白厅的绅士们。
在恢弘壮丽的大不列颠殖民体系之中,版图从开伯尔山口延伸到科摩林角之间的英属印度帝国,无疑是大英帝国皇冠上最闪耀的一块宝石,最华丽的一座宝库。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英国把印度彻底的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变成了一个奴隶之邦。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国度里,最高等的自然是英国白人和其他白色人种,其次是印度原有的王公贵族,再其次是印度平民,最下等的是原印度贱民。英国人不容许印度有任何革命发生,因为这会危及到英国自身的利益。所以,贵族还是贵族,平民还是平民,贱民当然依然是贱民。印度成了英国人的天堂,成了白人冒险家的乐园。一切在英国穷极无聊或潦倒不堪的白人流氓甚至乞丐,只要去了印度,不出几年,居然都可以混个人模狗样、钱包鼓鼓的回来。至于原来就有根有底的世家贵族,或富豪子弟,如果去了印度,那更是成了人上人,在印度享有无上的尊严,吃喝的都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出入都有奴仆前呼后拥,住处的环境优雅,奢侈富丽。
在这段时间里,英国人统治的印度帝国宛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是大英帝国的基石和见证人,象征大英帝国极其辉煌的业绩,以及不列颠殖民者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晶。
然而,即使是印度人,也并不是一个甘心永远当奴隶的民族,在这一次的世界大战之中,来自东方的日本武士刀和来自南亚次大陆本身的怒火,终于把这块宝石给一点点地碾了个粉碎。
到了去年秋天的时候,整个英属印度的米字旗都已经被扯落撕碎,只剩下首府德里还在负隅顽抗,但在丢失了孟买港这个联系外界的最后通道之后,困守德里的韦维尔总督似乎也已经注定将要走向末日。
对此,丘吉尔曾经在议会上无限绝望地哀叹,“……印度殖民地的丧失,对不列颠帝国是决定性的致命一击。不列颠从此微不足道,黯然失色。”
没有了印度人民源源不断贡献的财富,没有了廉价的印度士兵去填战壕,除了印度之外的其它殖民地,也是一片土崩瓦解、烽火狼烟。在这种情况下,焦头烂额的大英帝国不得不搜尽本土的最后一枚铜币,征发本民族的最后一个壮丁,去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众多的敌人进行越来越血腥的消耗战。为此,几乎所有种类的消费品,诸如食品、燃料、酒类、电力、衣服,直至举世闻名的黑啤酒和板球,都在英国本土的商店之中消失了。英国人圣诞节的餐桌上没有了火鸡和蛋糕,新年的伦敦一片黑暗,因为电费价格上涨了十倍,大家都用不起电。英国绅士们愕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居然变得如此贫穷,简直匮乏到了让人无法忍受。
但即便如此搜刮,以英国本土有限的体量和贫乏的资源,依然无法维持一场全面战争的浩大开支,只能拉下脸皮向美国开口求援。从燃料到食品到军火,什么都要,但却什么都支付不出来,只能暂时赊账。
曾经的世界霸主,如今却俨然成了祈求美国怜悯的乞丐,如此凄惨的境遇,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