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想抽个空,带着范先生他们游览一番大理的湖光山色,没想到他们临时有急事,第二天就急着赶回大宋了。他们走后,有人给我送来副画,打开一看,是张手法极为细腻的工笔画,画中立着一个巧笑倩兮的少女,穿的正是我那套桃花粉红的长裙,落款上印着韩稚圭的篆印,旁边写着几个优雅隽逸的小字,刚好够我看清:人面桃花相映红。
收好画,不由想到,那套粉裙从今往后我是再也不敢穿了。
中秋节的前几天,马帮接了趟短程的急货,留在大理的好手却不够,便求着阿叔出手相助,可三十多岁的梅姨刚好怀上了孩子,大夫说梅姨胎气不稳要阿叔千万得细心照顾,阿叔急得不行只好叫旭峰去帮忙跑这一趟。
明天就是我十七岁的生辰了。
下午我一个人在家,把父母的画像拿出来看了又看,那是我为他们画的合影,爹还是那么潇洒,拉着娘的手,我仿佛能听到娘在柔声唤我:小宝儿明天就满十七啦,可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了么?
我扑哧一笑,喃喃自语道:“找到啦,可是人家是皇子,娶不了小宝儿,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变成乞丐就好喽,招上门给你们当女婿。”
忍不住又取出段素意的画像,挂在画板上看了半晌,生起思念如潮。
推开窗户,天空中布着团团阴云,空气潮湿憋闷,旭峰这几天都不在家,一个人无聊又抑郁,便带好院门独自在街上信步闲走起来。
看天色像是快要下雨,一路上行人很少,出门时我也忘了带伞,本想着只随便走几步透透气就好,结果越走越远,一直走到令我魂牵梦萦的老地方。
立在桥心,扶着栏杆,想起从聚仙楼回家的那晚,当时他就站在我现在站的这个地方。
风吹乱了我的发,空中洒起了绵绵细雨,我伸出手摊开掌心,想感受那小雨的柔情。
一道温和的声音意外落入耳际:“怎么在这里?”
我蓦地转过身,他穿着一裘白色长衫,神情温柔脸色却憔悴,专注的目光越过千年的岁月长河依旧温暖如昨。
我好想说,我在等你啊,我一直在等你,你知不知道?
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说。
我们像两具雕像一动不动地两两相望着,似乎只是一瞬,又像过了一个漫长的世纪。
人说春雨最多情,那这秋雨呢?拂在面上带着的只是丝丝凉意。
雨开始渐渐下大,他从袖子里抽了块绢帕,轻轻拭掉我脸上的雨迹:“雨要下大了,我送你回去。”
我想也不想地答道:“雨再大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能在一起就好呀,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你愿意跟我做一对寻常的夫妻吗?”话音刚落下的那刻,我还真有些佩服自己的勇气。
可过了半晌,他仍然没有应声,脸上是一副淡淡的惊谔。
我的心渐渐绞痛得厉害,雨越下越大,将桥上的两个人淋了个湿透。
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一咬牙,捂上胸口,像只逃窜的兔子没命地往家跑,边跑边哭着……
第二天一早雨过天晴,瑞新为我煮了碗长寿面,可我哪里吃得下去,心里跟个刀子在绞似的,跑到水缸前一照,眼睛肿成两个桃子,便盘算着等到下午眼睛消了肿再去茶馆。
知道问我也是白问,瑞新和默言也就索性什么都没说。
上午瑞新和默言走后,我一个人正坐在院子里发呆,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拉开门:“谁呀?”人影都没见到一个,再一瞧,脚边多了方书本那么宽的檀木盒子,拿起来一看,盒面上竟用隶书刻着我的名字:沈灵曦。
我又喊了两遍,再跑到院子外围转了一圈,还是没人,心里不禁有些打鼓:谁一大早给我送了个盒子呢?
回小院将盒子打开:盒底铺了层莹白的缎子,上面放了个木雕的人儿。拿起来仔细端祥,心下登时“呯呯”直跳,不知是哪个大师的杰作,雕工细致入微,神情栩栩如生,简直和段素意一模一样。
是谁将木雕的“他”送给我的呢?
缎面儿上还留了张小字条,像是用小细棍蘸墨写的:“萧内见真章”,放下字条我捧起“他”看了又看,“他”的手上可不就正执着一支“萧”么?我捏了捏,那比一根香烟还细的“萧”便让我给抽了出来,信手扭了扭,“萧”被分成了两段,落下了另一卷小纸条,那纸也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又薄又韧,展开一看,像是用袖珍毛笔写出的字: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 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 善为乐坊
哀弦微妙 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 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 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 在彼中州
延颈鼓翼 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 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 何以忘忧
我顿在那里,心想,这算是一封“情书”么,送情书的人是小木雕的“他”,送木雕给我的又是谁呢?想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