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男人不好色> 第264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1 / 3)

孙经理正在咬着一大快排骨,说:“那你就说来听听好了。”

“喝茶说茶,倒很有趣啊,”常天久吃着肠粉,说。

“平日我们老在喝茶,不觉得呀,其实,这茶,我们的老祖宗们当年也在喝的。”

李总问:那是在什么时候啊?很久了吧?”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孙经理很吃惊:“这么的久啊?”

赵一鸣说:“是的,东汉的华佗在《食经》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时,就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也就是现在湖南的茶陵县县了,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你看看,老祖宗们,和得比我们还高级吧?”

李总说:“人都会享受的……”他说着喝喝了几口“碧螺春”,又夹起一只凤爪放进嘴里嚼着。

赵一鸣说:“到晋代、南北朝时,茶文化就开始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在距今八千年前的杭州跨湖桥遗址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这意味着世界上终于有了一颗古老的茶树种籽,这是零的突破,证明世界上有茶属茶树种至少在八千年以上,比已知最早的云南2700年树龄的野生大茶树,大大提早了五千多年,这颗茶籽不仅是茶树起源中心在杭州湾地区的确证,还是人类在八千年前就已与茶有了联系的确证……”

“而同时出土的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原始茶与茶釜,使世界饮茶的历史一下提前到八千年前!怎么样,这茶的历史够早的了吧,我们要感谢老祖宗门给我们找到了这种和好的饮料啊……”

孙经理说:“我听说,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他写道: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意思是写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这很形象哩。”

李总说:“我听说,到了宋代,很有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双井茶》诗: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还是富人好啊,喝喝了这种好茶后,还要夸它三天啊,咱们这茶也不错,就以茶代酒,干它一杯,”他说着就举起茶杯来。

“干!”赵一鸣很高兴地说着,与李总碰了一下,“有一句诗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常天久听着也来来了兴趣,他说:“我听你好们说茶,就想起听到过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茶的传说,他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船传所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神农长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但是最后一次,神农来不及吃茶叶,还是被毒草毒死了,据说,那时候他见到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小草,那花萼在一张一合地动着,他感到好奇,就把叶子放在嘴里慢慢咀嚼,一会儿,他感到肚子很难爱,还没来得及吃茶叶,肚肠就一节一节地断开了,原来是中了断肠草的毒,”“多可惜啊!”李总摆便头说,“有了神农的付出,才有我们这些后人的幸福享受啊!我们来敬他一杯吧,”他声音很沉重地说。

大家都举起茶杯,默默地喝了一口。

赵一鸣说:“还有陆羽的传说也很有意思的,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茶,宫中也常常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有一次,竟陵也就是今天湖北天门的积公和尚被召到宫中,宫中煎茶能手,用上等茶叶煎出一碗茶,请积公品尝,积公饮了一口,便再也不尝第二口了,皇帝问他为何不饮,积公说,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茶后,旁人煎的就觉淡而无味了。”

“这和尚也是好口福啊,”李总很羡慕地说,“那后来呢?”

“后来皇帝听说了这事,就记在心里,他便派人四处寻找陆羽,终于在吴兴县苕溪的天杼山上找到了他,并把他召到宫中,当即命他煎茶,陆羽立即将带来的清明前采制的紫笋茶精心煎后,献给皇帝,果然茶香扑鼻,茶味鲜醇,清汤绿叶,真是与众不同,皇帝连忙命他再煎一碗,让宫女送到书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