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愤怒,战场上的混乱,列强的质疑,让朝廷大员们焦头烂额。
而最为焦头烂额的,是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太后老佛爷!
乐寿宫内,王公大臣们俯首而立,沉默不语,太后老佛爷坐在绣塌上,掩面而泣。
她已经换了五张丝巾了,泪水打湿了胸襟。
太后老佛爷哭泣,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一位女性主子,哭泣也是她的武器之一。
眼泪可以暴露内心的悲哀,但更重要的是,眼泪可以掩饰阴谋。
比如现在,满屋子的王公大臣们,谁也搞不明白,太后的眼泪背后,究竟是什么。
所以,在没有搞清太后的真实意图之前,谁也不敢说话。
终于,太后停止了抽泣,众人慌忙站正了身子。
“谁让你们抓了那晋!”慈禧太后的脸上,泪痕斑斑,犹自抽泣不已:“你们难道不知道吗,那晋虽然迂腐,可他是我大清国少有的正人君子,他是好人啊!皇上病了,不能理政,你们就开始乱来,什么人都敢抓!你们这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太后老佛爷的泪水又出来了。
众人一阵颤粟,如果没有太后老佛爷点头,谁敢抓那晋!他是礼部侍郎!现在,太后老佛爷突然翻脸不认了!她这是要找人顶缸!
众人俯首不语,一片沉默。
慈禧太后缓缓抬起头来,盯着端郡王载漪。
载漪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那晋的事,臣并不知情……”
新任总理衙门大臣荣禄斜了一眼瑟瑟发抖的载漪,面向慈禧太后,跪地说道:“禀太后,逮捕那晋的事,是微臣的意思,那晋身为礼部侍郎,大闹刑部,实在是太不像样了,微臣的意思,就是把他关上几天,不要再闹下去了,等事情过了,自然会放他出来。只是微臣思虑不周,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请太后治罪。”
荣禄,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世代军官家庭,以萌生晋工部员外郎,好看的小说:。1897年,同治帝死,荣禄参与确定光绪皇帝的帝位,受到慈禧太后信任。后任西安将军。清日战争爆发后,荣禄进京会办军务,1895年年初,慈禧突然任命荣禄为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成为朝廷内阁大臣之一,风头正劲。
慈禧太后怒道:“荣禄!你也是久经历练之人,这是怎么办的事!随随便便就抓了那晋,这朝廷上的官员,你一个人说抓就抓!你还有没有把皇上放在眼里,把哀家放在眼里!”
载漪擦着脑门上汗水,跟着慈禧太后喝道:“荣禄,你胆子也太大了,刚刚当上总理大臣,就敢胡乱抓人,这以后,岂不是要翻天……”
“算了算了!”慈禧太后喝道:“荣禄,你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荣禄说道:“臣以为,应当立即释放那晋,以平息众议,至于微臣行事不周,该受处罚!”
慈禧太后点点头:“就依你,马上放了那晋。荣禄举措失当,滥捕忠良,罪无可恕!我看,着斥去一品顶戴,罚俸三个月,带罪留任效命!你们以为如何?”
“这个……”载漪慌忙说道:“是不是太轻了。”
恭亲王奕訢、刚毅、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刘坤一等人俯首山呼:“太后圣明。”
众人都看明白了,只有载漪一个人还蒙在鼓里。
目前朝廷面临的尴尬局面,起因是那晋,核心是周宪章。
太后宣布周宪章为叛臣,命清军向章军发起进攻,这一招,原本极为毒辣,也极为精明。那个时候,周宪章被日军围困在旅顺,朝鲜章军群龙无首,是剿灭章军的大好时机,一旦周宪章死在日本人手里,一切就解决了。
然而,事与愿违,那个周宪章实在太能打了,竟然在日军的合围下,固守八天,直到战争结束。
周宪章没死,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全国舆论完全倒向了周宪章,就连战场的清军,也因为周宪章而士气大振。在这种情况下,太后必须重新调整思路,改变对章军的策略。
太后的当务之急,是摆脱目前的尴尬局面。
入手点就是周宪章的业师那晋。
那晋被捕,是因为他为周宪章鸣冤,而授意逮捕那晋的,是太后本人。全国舆论的矛头,都指向慈禧太后。
要想摆脱尴尬局面,就得释放那晋。太后想释放那晋,可是,抓人放人,都是她一个人说了,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人顶缸,让他去顶了逮捕那晋的事,然后,由太后下旨释放那晋,从而让那晋感激太后。
这个人肯定不能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这些外臣,只能是朝廷里的内阁大臣。
慈禧太后先看着载漪,就是希望载漪出面,把这件事顶了,给她一个台阶。可载漪完全不体恤太后的苦衷,矢口否认,这让慈禧太后心头大为恼火。
荣禄是个聪明人,看出了太后的难处,主动出来把这件事大包大揽。太后表面上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