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矩,这木匠瓦匠都是手艺人,上门做活,主家得管饭。叶致远手底下都是一帮子糙爷们儿,做出来的饭能吃,但是绝对拿不出手,叶致远只好过来拜托了赵达家的帮忙。
都要成了亲戚了,赵达家的有什么不愿意的?再说了,用的米面油都是叶致远让人先送了过来的,自家院子里有的是菜,不过就是费点儿功夫罢了。况且,他们家里现在没别的,就是人多,玉兰和两个丫头,再加上红豆搭把手,做点儿饭还真不算啥。
头一天,王木匠的老婆王杨氏也过来帮忙,坐在阴凉底下跟赵达家的一块儿择菜。看着厨房里忙忙碌碌的赵玉兰,王杨氏碰了碰赵达家的胳膊,低声问:“老妹子,上回说的事儿你觉得咋样啊?”
她指的是要给赵玉兰说亲的事儿。
赵达家的瞥了一眼闺女和孙女儿,也小声说道:“我知道你提的人必然错不了。依着我的心意,这事儿当然是好,不过我可还没跟玉兰说呢。”
“咳,这有个啥啊?一辈子大事儿可不得琢磨好了么。”王杨氏听她松了口,心里高兴,“回来咱姐俩一块儿去给送饭,我给你指指,你先看看小伙子人咋样。”
“……那成吧。”赵达家的犹豫了一下,应了下来。自从前几天赵玉兰在县城里碰到了胡建后,赵达家的就一直揪着心。她生怕闺女对胡建还有什么不舍得。胡建那人别的都好,就是愚孝,对自己爹妈的话什么都听,不管好坏。这样的人她可不想再让他继续祸害闺女。别的不说,就那一家子混蛋她就受不了!
先时她想过,要是闺女实在不愿意再找,他们老两口子也能养活了孩子。就算以后她跟赵达不在了,有杨耀祖,有红豆在,闺女也吃不了亏,她信外甥,也信干孙女!
可是现在,她改了主意。玉兰若是一直这么闷在家里,她只会越来越记起胡建的好!
赵达家的想了很久,她觉得若是真有合适的人,不妨让玉兰再往前走一步。
想到这里,赵达家的倒是有些个坐不住了,想先去看看那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品。
王杨氏看她一脸急躁,小声笑道:“老妹子,别心急。人就在那儿,跑不了!”
天气热,中午做的就是二合面的面条,用腌菜缸里的咸汤炸了花椒油,吃起来又香又爽口。黄瓜也不用切,直接洗干净了装进菜篮子;门口拔了大把的葱,又用鸡蛋炸了酱,这就是很不错的一顿饭了。
“你倒是真实在,我们当家的去那么多人家做活儿,除了完工那顿好些外,谁家不是饼子大酱的?”王杨氏一边帮着把东西装好了,一边感叹。
赵达家的笑道:“这也不是我们的东西,都是人家致远给送过来的。咱别的帮不上,这个还不给人家做做脸?”
王杨氏点头称是,心里着实有些羡慕赵达两口子——收个干孙女,饶带着一个有能耐的孙女婿!
架水车的几个木匠都在河边忙活,因为东西多,赵达家的还特意找了个扁担挑着,到了地头儿喊了一声:“吃饭了!”几个木匠才停下,到河边洗了手凑过来。手艺人都讲究规矩,就算在外边,也让王木匠做在最中间儿的位置,头一碗面盛出来先让他,然后才一人接了一碗,或是拎条黄瓜或是拿根大葱,谢过主家,狼吞虎咽吃起来。
王杨氏一捅赵达家的,下巴朝一边儿点了点。赵达家的会意,顺着看过去,见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正把散落的家伙事儿收拢到一块儿去,都利落了才洗了手过来。
“向南,快过来吃饭!就差你了,下回别管他们,一堆懒虫!”王杨氏热情地招呼着,说话间还瞪了一眼自己丈夫和他的徒弟。
师娘训话,那几个徒弟都起了一回哄,低下头去继续吃。
杨向南憨笑一声,“没事儿。”
从赵达家的手里接过一碗面,道了谢,坐到一旁去吃饭。
赵达家的见他模样周正,长得高高大大的,最关键是眉眼看上去很正气,心里先就喜欢了几分。又看他行事稳妥,不急不躁的样儿,不由得暗自点头。当然,这个时候就让她答应亲事,那也不可能。怎么的,也得再打听打听,冷眼查看一番。不管怎么说 她是舍不得女儿再受苦了。
心里有个这个念头,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跟赵达提了。赵达躺在炕上,沉默半晌,才道:“这事儿我也想过了,玉兰那个性子是天生的,改也改不过来。与其让她嫁到别处去受苦,倒不如让她留在咱们身边。”
“你是说招赘?”赵达家的呼啦一声坐起来,犯了难,“愿意入赘的,哪儿有什么好人啊?不是家里落魄,就是本人拿不起事儿。我倒不嫌人家家底儿如何,但是你也瞧见了,玉兰为啥跟胡建不能再过下去?不就是因为老胡家一家子不成人吗?要是给玉兰招赘,再弄出这么一家人来,孩子可就真没活路了!”
赵达把她按下去,道:“瞧瞧你,急什么啊?我也没说招赘啊。我的意思是,不招赘,但是得搬到咱们村里来住。往后要是有了孩子,也不改姓,还是玉兰出嫁,但是人得在咱们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