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系部下们,将计划说了一遍。林风、黄祖培、张溥,以及安全局王宸、军情局王兆阳等人得知邓浩楠准备称帝了,顿时高兴不已,纷纷出谋划策,在现有计划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务必做到天衣无缝。
皇宫外面,依然是国泰民安,赵传风押解运宝船队公开进京,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财富之巨,国朝上下都为之倾慕,很快一传十十传百,顿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饭后话题。一时间,国人纷纷向往殖民海外,无形中对当前的摄政王邓浩楠更加崇拜了。
然而,皇宫院墙之内,此时正上演着一场天大的戏。
同治二年六月五日,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吕宋掠夺来的财宝的巨大喜悦中时,皇宫御医突然宣布同治皇帝身体每况愈下,难以长大成人的消息。
接着内廷中宫传出消息,成太后准备立新君。
当然,这个消息只是传出来的,邓浩楠跟林风、张溥等人商议过后,张溥指出了其中漏洞。万万不可先让中宫直接以明文发出消息,以免造成信王在第一次接旨时就接受任命。
邓浩楠认为张溥说的对,因此并没有让中宫发明文,而是让中宫传出口头消息。这样一来,即使出现纰漏,也可以弥补。
即便是口头消息,朝廷上也震动不轻,文武百官纷纷交头接耳,谈论着同治皇帝若是夭折,那么下一个皇帝会是谁。知情的钱谦益等人自然心中有数,稳如泰山。可是毕竟不知情的人占大多数,纷纷开始猜测下一个皇帝是谁,以便早点站队。
太后张嫣按照计划,召集文武百官询问,试探百官的口风。邓浩楠乘机提议由信王朱由检来继承大统,试探一下有没有官员附和。
一试之下,顿时发现罗喻义、王永光、曹于汴等三人竟然支持信王,而其他官员则不吭声。
邓浩楠心中有底,罗喻义、王永光、曹于汴这三人立刻被列入信王同党,并派锦衣卫和安全局、军情局三股人马全天候重点监视。
邓浩楠提议信王,张嫣问向钱谦益,结果钱谦益反对,称信王并不足以继承大统。于是张嫣便顺水推舟表示将下旨询问信王的意思,但是何时下旨,张嫣并没有告诉群臣。
会议结束,群臣都知道太后准备立信王为储君,只等着中宫发明文公告了。
京城的传言很快传到了兰州信王府,信王朱由检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等好事落到他头上。
“恭喜王爷,这储君的位置非你莫属了!”
花园内,朱由检正陪着王妃和六岁的女儿长平郡主赏花,王承恩陪在一旁。
“父王要当皇帝了吗?”
长平郡主瞪着一对大眼睛询问父亲,旁边母亲急忙将她拉到一旁,不准她胡说。
朱由检异常的兴奋,对女儿的话很得意的说道:“父王当了皇帝,那你就是长平小公主了!”
长平顿时欢快的跳动了起来,她母亲只好无奈的摇头笑笑。
王承恩又道:“皇室凋零,现如今除了王爷外,再无人可担当如此重任!”
朱由检点点头,道:“没想到本王竟然还有这等福分!”
“只是那辽王实力庞大,不知道他是否肯放弃监国摄政王的权利,将来必成王爷心腹大患!”
一提到邓浩楠,朱由检的神『色』便瞬间转冷。旁边王妃见状,急忙拉着长平郡主到远处玩去。
“不着急!”朱由检说道:“这邓浩楠还算有本事,国朝被他治理的不错。原本千疮百孔的江山,竟然奇迹般的复活了!”
“王爷您——”
王承恩不解的看着朱由检,后者说道:“先让他替我大明多卖卖力气,将来本王再一点点的收拾他!”
王承恩正要说话,这时突然有内监来报,京城大内刘公公前来宣旨。
信王闻言已是喜上眉梢,急忙到前厅焚香领旨。
刘公公宣读圣旨前,先跟王承恩说了规矩。当刘公公宣布任命信王接替同治皇帝成为大明未来储君时,信王正要接旨,不料王承恩急忙在信王耳边讲刘公公的话重复了一遍,称需要拒绝两次以示信王以前没有窥视皇位之心,第三次才能接受任命。
信王朱由检本来心中就有鬼,闻言后,想到如今自己不过被任命为储君,以邓浩楠的实力,依然能够使手段把他给废了。因此不敢不小心,想到这刘公公乃是太后的亲信,不疑有他,于是只好按照刘公公所说,拒绝领旨。
拒绝领旨可是抗旨!
但是眼下朱由检没有别的办法,也忘记了这码子事情。刘公公淡淡一笑,暗笑朱由检已经上套,因此也不揭破,继续演戏。
“过几天还有第二位公公过来宣旨,王爷照做便是!”
说完,刘公公便立刻离开。信王有心挽留,但对方称急着回京报告,因此信王只得放他走。
刘公公走后,信王本就是善疑之人,越想越不对劲儿。若不是当时听到立他为储君时过于兴奋,也不至于来不及思考。
“应该不会错!这刘公公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