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灵山> 101回空门莫做留情地身在观中何远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1回空门莫做留情地身在观中何远求(1 / 3)

“为难她?以我今日之修为,我会为难那样一个人吗,那我与她还有什么区别?这么说未免太小看我了,我父亲从来没有小看过我,才会将弟弟、妹妹也送到芜州。”梅振衣提到裴玉娥之事,只说了这一句。

裴玉娥带着十岁的儿子梅振庭、七岁的女儿梅素节来到芜州,张果出面迎接,将他们安置在后园一座独立的小院中。张果没有多说别的,只是告诉裴玉娥,这里就是大少爷当年养病之地,现在让弟弟、妹妹住。

裴玉娥见如此安排,心下稍安,又问张果:“张管家,你是芜州主事之人,老爷将我到芜州为奴,不知你打算怎么处置奴家?”

张果摇头道:“如今大少爷已经长大了,芜州一切都应由他说了算,今天不巧,你们来之前大少爷被玉真公主请到齐云观说话了,明天一早他就会来看看弟弟、妹妹的,有什么事你问他吧。……你们远道而来,先好好休息。”

第二天一早,梅振衣带着谷儿、穗儿来到菁芜山庄,在前厅先见到的是弟弟、妹妹。古时大家族规矩也大,父亲不在则长兄如父,在一众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梅振庭、梅素节给他行礼,有些战战兢兢的叫了一身大哥。

十岁的弟弟已经懂很多事情了,明白家中生了什么,看着大哥的眼神有些畏惧,而七岁的妹妹似乎对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哥哥还很好奇。梅振衣看见他们,心中不由自主有一种柔软的感觉。弟弟长得比较文弱,五官中依稀有自己的影子——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啊,穿越前梅振衣是个孤儿,亲人这两个字对他犹为珍贵。

上前拉住弟弟、妹妹的手,一起走到厅中坐下,柔声说:“芜州不比神都繁华,但是江南也有很多好玩的事物。父亲大人送你们到这里来住,你们安心在此,有什么事情就吩咐下人,一切与在洛阳时一样。”

梅振衣不是说说而已,真的是按照梅孝朗地意思办,仍然是每人配贴身大丫头两名。使唤婆子四个,每月零花钱十吊,梅振庭还配了六名随行僮仆。张果总管梅家在芜州事务,菁芜山庄管事的人叫赵启明,也就是曾丢了孩子又找回来的那位家人,梅振衣吩咐他小心照顾好二少爷与大小姐,不要有所怠慢。

安排好生活,又说起了家常。梅振衣给弟弟、妹妹介绍了两位柳家姐姐,也就是将来的嫂子,谷儿、穗儿拉着梅素节的小手也十分亲热。梅振衣问起了弟弟读过哪些书,在芜州需要请什么样的先生,从那些章句经文教起?

梅振庭毕竟是个孩子,见眼前这位大哥不仅不凶,而且待他还挺好。渐渐也就不害怕了,话就多了起来,主动说道:“我在弘文馆读了三年多,《尔想》正在读,《礼记》只学了一点点。芜州有弘文馆吗?我觉得还是人多点好,一起读书热闹有趣。”

梅振衣笑道:“芜州这个地方,可没有那种专为王公子弟开设地官塾,二弟喜欢这么读书的话,我和你商量一件事行不行?”

见大哥有事和自己“商量”,梅振庭也来了精神:“大哥。什么事你说。”

梅振衣:“没有官塾,但我们可以设家塾啊,梅家这些下人的子弟中,只要愿意读书又有那个天资,都可以入塾读书。多请几位先生,分句逗与经学两班,由浅入深分别施教,象二弟这种情况,就可以直接读经学班了。”

梅振庭很高兴:“好啊,这个主意太妙了!”

梅振衣:“若真设家塾。二弟是梅家少主,塾中应为子弟表率,也好约束下人,千万不可顽劣失了少爷的身份。”

“那是当然!”梅振庭连连点头。

梅振衣又道:“我梅家不缺钱,塾资就象征性收取。不足的费用都由梅家补齐就是。”

“既然不缺钱。为什么不免费呢?”梅振庭好奇的问。

梅振衣摇头:“此是私家之举,不可完全免费。我是希望此例一开,有别的大族人家也会效仿,又不至于太为难。……对于梅家子弟而言,有代价才会珍惜机会,不至于有太多不学之徒到家塾中混日子,打扰别人的学业,还有人不是读书地料,也就不会年年浪费银钱了,塾中子弟也图个清静。”

梅振庭:“大哥说的有道理,还是应该收点钱的,我看一年两吊钱好了。”

梅振衣又笑了:“两吊钱太多了,二弟还不了解民间生计啊。我看一年不过三百文比较合适,再加上些家中自备的纸墨开支,只要节俭点,普通人家虽有些心痛,但还不至于拿不出来。除去年节朔望假日,一年开塾三百天,上午先生授学,午后学生自便即可。”

梅振庭:“为什么只学半天呢?”

梅振衣:“梅家下人散居各处,有的路很远,还有不少孩子,平日里还要帮家里大人干活,不像你我这么有空,所以还是留半天吧。”

梅振庭赞道:“大哥想得真周到!……我看一年的塾资也不必一次交齐,分冬夏两季交,有人学不会或不想再学,也不必勉强自己混满一年了。”

梅振衣:“二弟想的也很周到啊?那就么定了!大哥事情多,这件事,就由你帮着这里地管事赵启明一起筹划好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