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霁龙门雨,chun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
初chun的洛阳一片繁忙的景象。
黄巾起义的烽火已经在大汉各地点燃,但是作为大汉帝国京师的洛阳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牵连,人们仍然和往常一样的生活着,只有街道上不时出现的匆匆走过的士兵在提醒着人们,战争,已经在大汉的大地上打响。
清明节这一天,洛阳城内的豪族子弟仍然乘着jing致的牛车,来到洛阳城外踏青。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从先秦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清明节所起的作用都相当于后世的情人节。在这一天,大户人家的未婚男女或乘车、或骑马,都会感到郊外踏青,顺便物se着让自己满意的人选。
根据习俗,在这一天踏青,男子要穿红se的衣服,而女子要穿绿se的衣服,这就是成语红男绿女的由来。
在这天踏青的人群中,一名身高超过八尺(汉尺,大概一米九)的红衣青年格外引人注目。
汉朝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并不低,根据对汉代古墓中成年男子尸骨的检测以及史书上的记载互相印证,汉朝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在一米七三左右,甚至超过了目前我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而根据出土的同时期的中欧古墓中尸骨的检测,当时中欧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刚刚超过一米六,这至少可以说明我们汉族在身高的基因上是远远超过欧洲的白种民族的。
书归正传,即使在男子平均身高超过一米七的汉朝,这将近一米九的身高仍然显得十分醒目。而这名青年则无视一路上男男女女的注视,领着两名家奴就在洛水便的河堤上铺上了麻布,然后从两名家奴手中所拿的食盒手中取出各se食物,摆满了这块一丈见方的麻布,然后毫不顾忌大家异样的眼se,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这家伙难道真的是出来野炊来了?在这一天穿上红se的衣服,目的已经在明显不过,现在竟然连那些好不容易放下矜持、走出绣车的大家闺秀连看都不看一眼,竟然就这么吃了起来,而且早不早午不午的,这吃的又是哪门子的饭?
不过人群中还是很快有人认出了这个红衣青年的身份,对着身边的人窃窃私语:“原来是柴家的二愣子,怪不得呢!”
旁边的人马上接话了:“原来他就是柴家的公子啊,可以了这一副好身材了!唉!”这位说完还依依不舍的又看了一眼,原来是位姑娘,刚才一直在盯着这柴家的公子看,听到身边的好友说出他的身份才收回了眼神。
“想当年这柴家也是盛极一时,没想到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现在竟然就只有这么一个男丁,再过几年,柴家说不定就要从洛阳的豪族名单上除名了。”旁边的一名青衣少女又是一阵感慨。
“你以为现在的柴家还是当年那个柴家么?现在洛阳城里还有多少人把柴家当做豪门?哼~~”说话的却是一名身穿紫se衣服的少年。
虽然习俗是男穿红女穿绿,但是实际上对衣服颜se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只要能很明显的区别出来xing别就行了,因此这些外出踏青的男女身上也算得上是五颜六se,仅仅绿se就有翠绿、湖绿、墨绿、淡绿等几种,此外还有天青、深青等和绿se颜se相近的颜se。而很多男子身上也会穿上淡紫、桃红、亮粉等颜se的服装。
这些人一边说着,一边对着这名红衣青年指指点点,突然间一阵哄笑,很显然就是冲了他来的。
这名红衣青年自然也听到了一边人们对自己的议论,但是仍然在解决着面前的食物,等到吃的差不多了,抹了抹嘴,却对着眼前的洛水发起了呆。
“邙山埋豪杰,洛水淘英雄。青山绿水在,成败皆是空。柴福,我这几句诗怎么样?”这名红衣青年突然吟了一首小诗,然后对着身边的家奴问道。
“小的虽然听不懂,但是必定是一首好诗。小的一向知道公子的文才是极高的,只是不屑于和城中那些纨绔公子而已。刚才那些人的话公子不必放在心上。”这名名叫柴福的仆人恭敬的答道。
“滚一边去把你,歪诗而已,我自己都没觉得哪里好,你又怎么敢说是好诗!唉~~其实就算是好诗又怎么样?我柴家还能指着这些诗重新发达了不成?”这名红衣青年说完,眼中竟然闪过了一丝落寂。
“公子,您就死了那条心吧,主母是绝对不会让您参军的。”这时另外一名家奴听出了红衣青年话里的意思,急忙劝道。
“那就看着柴家一步步的衰败下去,再过几年,连那些寒族都敢欺负上门了!再说打仗了怎么了,我们柴家今天的地位还不都是先祖在战场上挣回来的,我怎么就不能参军了,我怎么就不能再靠着军功重现我们柴家的辉煌了?柴福,你说我武艺怎么样?柴忠,你说我兵法学的怎么样?整个洛阳城的王公子弟里有几个人能比得上我,我为什么不能去?为什么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