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二百三十章 建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章 建城(1 / 5)

沈欢说的大事,就是之前他与欧阳提到过的办大学一事。~~~~这个大学,将是古代新式的综合性大学,学习的方向,与平常不同。算得上是沈欢在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印记。因此他极其重视。

从规划到筹备,他都亲自过问,亲自参与。这个大学,先要大,他的理想就是每年要收一千学生,几年下来,要装得下三四千之人,那么,上千亩左右大小,才是理想的规模。

其次就是要新潮,从质量到外观,都要与众不同。从第一批海船出海到现在,连续几个月,他都在费心酝酿,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以殚精竭虑来形容也不为过。

要办得好,就要花钱。沈欢从来都是花大钱办大事的主,这个大学,他甚至可有投入全副身家。不过之前他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到了海贸上,到现在,钱依然没有收回来,加上海上多风险,生怕一个意外,什么都没了,也就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现在,听到海船安然回来,又规划好下一次出海事宜,这个大学,也该提上日程了。这两三个月,他做了些准备,比如这个选址上,就做好了选择。在海州城南两里外的地方,选了一片山林,以个人的名义,卖了七百多亩的土地。当然,耕地他是不可能要征用的。其实朝廷大官,多有田地,有的家族有千顷土地。多为肥沃地良田,沈欢以前没有做大地主的觉悟,不大热衷土地,已经置地不多。现在买下几百亩山林,不过是小事,外人也不会说什么。何况他又以市面的价格盘下。并没有利用职权占用了海州的土地。

唯一利用职权的地方就是没费多少手续就买下来了,没有周旋太久。古代官僚的作风。与后世差不多,最善一个拖字诀,什么事,都能拖到天荒地老,最后不了了之。惟有面对有权有势之人,才会体现出难得地效率。

选好了地。就到规划了,在这片土地上做好蓝图。为此沈欢已经到那片土地走了不下三回。每次都观看了很多角落,还令人画好地图。回来参考。那几百亩土地,说是山林。其实地势也不高,海州多平原。就是山林,也不过是小丘而已,高不过十米,而且少连绵山丘。他那片林地,也是这样,只有几座小山头,其余除了树木,就是平地了,不过因为多树木,少耕作,这才少人去罢了。

那里不足一里外就是东海县通往海州城地水泥大道了,只要修筑一条水泥过去,就能连通,到海州城就方便多了,何况不远,坐上马车,片刻可到。要做建筑,当然要推平一些山丘,也要砍掉一些树木。

不过沈欢也不是自然破坏者,对于树木,他油然喜爱。海州城外的那片山林,有些树木有了好些年龄,魁梧粗大,树阴遮了一片,环境悠然,简直就是天然地凉亭嘛。沈欢选了几处,作以保留,再在树阴下建些石头桌椅,就可以供学生门纳凉或者做活动了,可比后世一些新建的大学光秃秃什么都没有要高明多了。

另外,山头也不必全都推了,稍稍平一平,种下花草,就是一处花园,学子深处其中,简直就是享受。说实在的,对于这样的学习环境,沈欢早就羡慕神往了。以前没有机会,现在由自己规划,当然要按自己心目中的图景来做筹备了。

他在后世读的是一所二流大学,大概也就占地千亩而已,因为是新建,刚去地时候,树木新载,一比起来,还不够沈欢高,实在说不上什么好环境。又到处在施工,大风一起,到处黄沙,飘满了整个天空,人在其中,估计也得短命两年。几年下来,沈欢实在说不上对那里有什么好感,直到毕业,依然遗憾,因为未上大学之前,可是听说了好些学校环境幽雅有如花园。最后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这个反差,太令人难以接受。

现在到自己一展身手,当然不能放过这个计划。海州城外的那片土地,也成了他理想地规划之处。说到规划,外人看了也许要吃惊,因为他舍弃了一般书院的凉亭厢房地建设,而是大规模运用上了海州的特产——水泥。当然,也是现在这个时代地风景线了。

说得更具体一点,他要在这里建造后世的钢筋水泥地楼房!木头石头的建筑,他见多了,也烦腻了,何况又不安全。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大量的水泥,再不去建造些后世的东西来欣赏,就真对不起自己了——虽然古代的建筑看起来更优雅更有味道一点,可是,真要比起来,他还是选择后世的楼房。第一就是安全,第二就是采光好。现在的楼舍大殿,只要高大一点,就很昏暗,白天阳光不好就要点蜡烛,着实比平顶的水泥楼房要差了。当然,没有玻璃也是一个因素之一。

说到玻璃,沈欢只能遗憾地叹气了。他给那个研究所列的清单中,玻璃赫然在列。不过他毕竟不是理科生,后世里平常也不关注玻璃的制法,只知道是什么沙子烧制的,写了出来,几年下来,依然没有什么研究进度。烧来烧去,出来的还是平常的琉璃,透明度上差了不知几个等次!

撇下玻璃,他就开始构思了。第一,现在没有很好的工具支持建造足够高的楼房,再说太高,人不容易令人接受。有时候,太高了,反而违制,是要给朝廷收拾的。因此,规划来规划去,很无奈地只有了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