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流烟和徐达,回到军中,把所见所闻向朱元璋禀报。朱元璋千猜万想,独独漏掉了郭天叙一人。他一直以为郭天叙只是一个黄口小儿,不成大事,却没想到恰恰是他,让朱元璋连连吃败仗。
朱元璋按照楚流烟的计划,将计就计,在狼牙坡劫杀张士诚的军队,痛痛快快打了一场胜仗。杀死张士诚兵将不下一万人,而己方却几乎没有很大损伤。而郭天叙,朱元璋也不会情意放过他。
但是,他始终是郭子兴的儿子,要是光明正大杀了他,会让天下人寒心。于是,朱元璋就借故派郭子兴去迎战徐寿辉的军队。陈友谅是何等人,区区一个郭天叙又岂会是他的对手。很快,郭天叙就在战争中被陈友谅杀死。为朱元璋除掉一块心病。只不过这么一来,楚流烟心中暗暗心惊。她深深意识到,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朱元璋了。
正当楚流烟心有忧思的时候,却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刘伯温带着开心和笑笑来投奔朱元璋了。自从柳依依跳崖自杀后,刘伯温的情绪一直无以平复。过了这一年,他渐渐把这件事淡忘,想起当初楚流烟和常遇春的殷勤邀请,就前来相助朱元璋了。
朱元璋见到刘伯温,大喜,拉着他的手,说道:先生这一来,我们夺取天下有望了。
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了时务十八策,他说道:元帅,如今我们虽然被夹在中间,形势看起来对我们不利,只不过么,张士诚这个人难成大事,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徐寿辉手下的陈友谅。现在陈友谅已经控制天完证券,徐寿辉不过傀儡而已。我们只要集中全力对付了陈友谅,剩下一个张士诚,就不足为道了。然后,再北取中原,南伐诸雄,可成霸业。
刘伯温的一席话,甚得朱元璋的心,他手下的将领也都很是赞同。唯有李善长,原本对楚流烟女人为军师,已经很是不忿,如今又多了一个可于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比肩的刘伯温,让他更是心怀妒忌。
之前,朱元璋曾经给张士诚写过一封信,希望可以于张士诚和平相处。不过张士诚宁愿两线作战,也不肯答应。刘伯温、楚流烟等人都建议朱元璋先重重打击张士诚后,全力对付陈友谅,再谋后着。
恰好,张士诚为朱元璋伤了他一万兵马的事情,耿耿于怀,他在七月对朱元璋动了进攻。朱元璋听从刘伯温和楚流烟等人的建议,任命徐达和常遇春为主帅,对张士诚的军队迎头痛击,大败张士诚于龙潭。
此时,出现了一件事儿,是和常遇春有关的,让朱元璋头疼不已。那就是杀降。
自从打仗以来,常遇春东征西战,骁勇无比,战功赫赫,他为人也不错,可是他却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就是杀降。每次见到投降的士兵,常遇春整个人就如同着魔一般,思想再也不受自己控制,会把那些投降的人悉数杀死。龙潭一战,常遇春活埋五千人。这让天下人闻之震惊,一时之间,杀常之声不绝于耳。
朱元璋既爱惜常遇春的才干,又很为他杀降的事生气。更让朱元璋生气的是,杀降一事,已经在天下间引起公愤。他唯恐天下人会联合起来,共同打击自己,这么一来,纵然手下有再多的强兵猛将,也难敌人多势众。
唯一解决这件事的办法,就是把常遇春交出去。可这常遇春不但是朱元璋的大将,更是于朱元璋从小长到大的兄弟。朱元璋交出他去,又有些于心不忍。更何况,在朱元璋的印象中,常遇春并不是这样的人,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又不得不信。一时之间,他很是犹豫,就把常遇春从前线调了回来。
楚流烟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常遇春会做这样的事的。在她心目中,常遇春一直是一个虽有些鲁莽,却绝对正直的人。常遇春从前线回来后,她就去看望他。
常大哥。楚流烟端着一碗参汤,笑着走了进来。
常遇春正呆呆坐在房中,看到楚流烟,也不吭声。
楚流烟慢慢走到他面前,说道:常大哥,你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我楚流烟相信,你并不是那样的人。
常遇春的眼睛,忽然有些亮,他满脸痛苦,看了楚流烟一眼,喃喃道:流烟妹子,你当真当真相信我么?
楚流烟很坚定了点了点头,她缓缓说道:常大哥,只要我相信你,那也是没有用的。到底生什么事儿,你要告诉我,我们想法子解决才是。
常遇春犹豫了一会儿,他双手抱着头,十分痛苦,对楚流烟说道:流烟妹子,我说起来,可能你并不肯相信。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了,每一次在战场上征战,看到鲜血,我就觉得胸中像是有团烈火在燃烧一般,见人就杀,一直杀红眼。再见到投降的人,我心里面的那团火,燃烧的更加旺盛,我只觉得要是不杀死那些人,我心底的火焰,就不能平息。整个人,就如同狂一般。根本不能控制。我明明知道那是不对的,可是却没有法子抑制。
常遇春说着,像是在说起了一件很可怕很可怕的事情一般,他整个人的脸色都青了,他用力的摇着头,说道:我怀疑我是不是鬼神附体,才会生这样的事!我并不想滥杀无辜,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