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村在三河乡政府东北方向,挨着刘家集乡,和县城的直线距离要比乡政府到县城近,但交通不怎么方便。顺着通向县城的公路往北走一段距离,再向东走上一条土路,绕过几个小山包就到了杨柳村一社。虽然交通不怎么方便,但机动车可以勉强通行,只是比骑自行车快不到哪里去。
一社是村委会驻地,是在一个小山脚下,在平地上,其他的自然村全部都在山上,抬眼望去,满目青翠中,缀着点点人家,沉醉在这种自然气息浓厚的氛围里,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可惜,这美丽的自然景色,却掩盖不了杨柳村的贫穷,这是一个支部书记都没人愿意当的地方。
周小北乘着刘海峰的摩托车,颠簸了一路来到杨柳村,感觉用去的时间比从县城到三河乡政府还要长很多。他仔细观察过,路虽然不好走,但毕竟有路的样子,好好修一下应该能通汽车。这比他想象中的要爬几里山路过来强太多了,如果杨柳村完全处在一个山沟里,四面不通,那想要改善杨柳村的状况必将付出天大的努力。
乍一看这里和西河村差不多,有山有水,景色秀丽,但这里山水都比西河村多,一路过来,还到处是洼地,里面长着芦苇和柳树,不适合耕种,是以人们的生活水平跟西河村相比,至少差了一个档次,据刘海峰所说,有的人家温饱都成问题。
来之前并没有通知,周小北悄悄的进村了。村委会在最靠近山脚的位置,和村小学在一个院子里,除了一个打更的老头外,周小北没看到别人。
刘海峰过去问道:二爷,你看见我爸了么?
是小三儿啊,你爸早上来过,又回去了。老头挺精神,看到刘海峰很热情,还问道:你不是在乡里上班么,怎么这会儿回来了?
办点儿事。刘海峰呵呵笑着,带着周小北出来。
村里的干部没有按时上下班这一说,有事就来,没事就回家干活,这里没人也很正常。周小北在一旁的小学窗户外面溜达了一个来回,这是一排土房,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刚修缮过,从远处可以看到屋顶上是新抹的泥,看来小学这边还比较受重视。
孩子们的读书声让周小北心中的沉重去除不少,不管在何时,这些孩子都代表着未来,能重视他们的培养,证明这个地方的人还是有追求的。
刘海峰家在村子东头,4间大瓦房,看起来比较气派,不过这村子里半数以上都是土房,几家砖房并不能在整体上改变村子落后的事实。
周小北跟着刘海峰进了院子,看到一个小老头正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摆弄着柳条编什么东西,刘海峰喊了一声:爸。
小老头正是刘海峰的父亲,杨柳村村长刘金虎,实际上只有5o多岁,但看起来有点老。不过刘金虎精神头可足,嗓门还大,他去乡里开会时周小北看到过,喜欢抽自己卷的旱烟,像大拇指那么粗,会议室里的烟雾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刘金虎贡献的。
小三儿,你怎么回来了?刘金虎抬起头来,随后看到了刘海峰身后的周小北,一挺腰站了起来,奇道:咦,这不是周乡长么?
我回来可是因为工作,陪同周乡长到咱们村视察。刘海峰好像有点怕他父亲,拉了周小北做挡箭牌。
周小北笑着招呼:刘村长,我在乡里的分工是联系杨柳村,现在还担任杨柳村的支部书记,这次我就是到咱们村看看。
呵呵,周乡长,乡里通知过了,以后你也是咱们村儿的人,快进屋,快进屋,进屋说。刘金虎对周小北十分热情,让周小北有点搞不明白,他可是听说刘金虎敢指着孙洪波的鼻子骂,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受冷眼的心理准备,哪想到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刘海峰的母亲没在家,进屋之后刘海峰找了两个大茶杯,给周小北和他父亲泡上茶,就坐在一边听两个人说话。
寒暄过后,刘金虎就问:周乡长,我听小三儿说你是大学生,是在东湖的什么科学大学?
刘村长,是咱们省城的科大。周小北笑了,觉得刘金虎的问法很有意思,不光是他,就算乡里的干部,也有不知道省城科大的,因为没接触过,也没关注过。他被人问过不止一次,解释过几次对方都是不知所以,还装做一副了然的样子,再他就不怎么解释了。
和北京清华大比怎么样?刘金虎又问。
北京清华大。周小北也不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了,他接触过的一些三河乡的人,不知道省城的科大,但是知道北京有个清华大,也不说清华大学,就是清华大三个字,显然心目中最好的大学非清华大莫属。
整体上或许有些不如,但我所学的东西,清华大比不了科大。周小北笑着回答。
这下刘金虎态度更好了,赞叹到:高材生啊,了不得,上过大学的都是人才。我家小三儿,想让他上大学没上去,最后上了个中专。
刘金虎唏嘘半天,转向刘海峰,呵斥道:没出息的玩意。
刘海峰被吓的一缩脖子,不敢吱声(一路看小说网,p.)。
周小北这下明了了,上次听罗康说,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