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
1844年度预算拖了快一个月了,本来去年年底就该定下来。在大都督府会议上,李颖修发牢骚。
各方面牵扯太多了,军队要用钱,群众组织的发动要用钱,南洋总局的建设更是要用钱,摆不平啊。广东布政使徐继畲抱怨。
今天一定要摆平。楚剑功定调子,按优先次序来,一项一项过。首先,颖修,今年到底有多少钱?
我们有一千六百万两白银做准备金,价值两千五百万元,以1:4,可发一亿元的票子,其中两千五百万,和东印度公司做货币交换,履行《辛丑合约》,你带到欧洲去买货。剩下的七千五百万,分为三年,每年发两千五百万的票子。今年是最后一年,也就是说,明年,要么实现正循环,仅仅依靠税收,要么就增发银元券。
增发好啊,一摞纸,就是一百万,不像税收,扰民。吏部尚书梁廷楠挺高兴。
楚剑功懒得解释,直接否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增发银元券,今年还能发最后一期,两千五百万,明年再说。
李颖修怕其他人再纠缠增发的事情,赶紧说:前两年税收,加上南洋总局的利润,收上来大概一千五百万,加上新发最后一批两千五百万银元券,今年用度四千万银元券。按照前两年的惯例,给五百万做军费。
不行,楚剑功说,军队规模扩大了,海军又新下水两条船,而且,还要准备打仗。
准备打仗?肯尼夫莱特做计划了?我怎么不知道?李颖修不满地说。
在会议桌靠外的一端,肯尼夫莱特啪的站起来,用汉语说:报告骠骑将军,我做了很多计划,但都是准备方案,没有提交给都督府。
你别误会,我是说湖北现在打得一塌糊涂,我们要以防万一。楚剑功解释了一下,军队的用度,至少按两千万往上走。楚剑功又强调了一下军费两千万往上走。
军费一下子用掉一半?太困难了。李颖修说,你知道么?维持广东省的盘子,就要一千万。
去年和前年,广东布政司不是都只花了六百万么?怎么1844年就要涨到一千万?
广东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结构也在变化,我们争取在今年,实现保甲改造;还有,要把布政司里不适应时代的官吏,改造一部分,淘汰一部分。但这些官吏在1842年起义之后,主动选择留在广东的,我们可不能随便把他们扔出去。
李颖修说的,是两个问题。
以前的清朝政权,是不下县的。而按照共和的计划,政权的触角,要深入到每一个自然村。而在鸦片战争前夕,楚剑功帮助当时的广东巡抚怡良,重新整理了保甲,基本理顺了广东乡村的统治结构。而1842年以来,在李颖修有意的引导下,商品经济侵入广东农村,使得广东农村的宗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碎。
共和目前农村改造的方针,就是利用保甲的这个架子,采取一定的措施(人口互换,甲内分田,任命保长和甲长等手段),将保甲改组为村民互助组织,同时锦衣卫绿队(即农民自卫队)下乡,从此实现农村政权的二元化,在配合农村供销社的经济手段,彻底掌握农村,实现有效动员。
这一整套措施,被称为保甲改造。
保甲改造,可以慢慢来,摊子不要铺到全省那么大。
你准备以一个半封建的广东,去解放全中国咩?李颖修反问。
李颖修所说的第二件事,是指虽然有四成清廷的官吏,留在了广东,为共和服务。但他们中间的很大一部分,在思想上和能力上,都达不到新政权的要求。所以要以正儒科举来改造他们,不堪改造的,自然要淘汰。
但这些官吏又是第一批主动投靠的。如果做得太决绝,会对以后收编投靠的官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虽然楚剑功并不介意后人给他编出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的段子出来。
无论是保甲改造,还是安置淘汰官吏,都要花钱。
楚剑功想了半天,觉得这笔钱实在省不掉。便说:行政费,今年就一千万吧。
一千万不够。梁廷楠插嘴了,今年开春润哪。
今年还要开科举,正儒科举。
那到底需要多少?
李颖修看了看自己手头的账册:一千四百万,往上走。
好!一千四百万,我认了。楚剑功咬咬牙,还有什么地方要花钱。
市政!靠墙坐着的广州刺史高不胖小心翼翼的说。他只是列席,没有表决权。范尚书和我说了,这广州城,要修下水道,挖防火井,搞什么饮用水过滤。还有什么煤气站。
肯尼夫莱特插嘴:陆军医院也要和广东医院合办,设在广州。
高不胖冲着肯尼夫莱特一笑:后将军说的好,还有,今年还要搞广州城防演习。
城防演习算军费里出。
李颖修抓住话头,紧接着问:市民动员也是军费出?
楚剑功摆摆手:当我没说,你们继续。他扭过身去,又想起来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