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里是平原省金源市市郊的一座山上。山名卧龙,故老相传,天界曾有一龙,一日出游,见此地风光秀美,便于此地休息,谁知道这一睡就是上万年,身体都被黄土沙石覆盖,长满了花草树木,成了这绵延数十里的一座大山,得名卧龙。
传说如此,其究竟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只是这金源市本就风光秀美,多了这一座大山,更加如同锦上添花。此山横卧市北,正好挡住了冬日自北而来的寒风,使得地处北国的金源成了一个冬暖夏凉的好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的支持,全国人民先后的富了起来,有了钱,人们便想着出来走走,于是,金源便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摇身一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经济上更是站在了全省的前列。
此时恰逢隆冬,正是旅游萧条的季节,更加上昨夜一场大雪,卧龙山不复往日游人如织的繁华景象。
天光尚早,整个卧龙山隐藏在冰雪之下仿佛睡着了一般。可在靠近主峰峰顶,名为“望天亭”的一座凉亭里却早有两个人站在那里。地上落满了烟头,仿佛二人一夜没有下山的光景。
二人之中,一个年纪稍长、大约四十出头样子的那个中年男子此时正开口说道:“阿进啊,想不到啊,这首毛诗你背的还是挺顺溜嘛,这个时候你怎么就能想到这么一首贴切的诗呢?果然不愧是我们学校的高才生啊。”声如洪钟,语气不泛夸赞之意。此人姓张,叫作张文远,取文传久远之意,现任金源市市公安局局长,是一位铁骨铮铮,刚直不阿的人物。
另一个年纪稍轻看来只有三十八九岁年纪,剑眉星目、一表人才的那个男人叫作康进,是张文远同一所大学出来的校友,一毕业就分配在了张文远的身边,多次随同张文远出生入死,屡破大案要案,说为生死兄弟也不为过,现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任市刑侦大队队长,是张文远手下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此时他刚刚吟完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听到了张文远的夸赞却并没有答腔,只是出神的看着远方的雪景,好半晌才缓慢的说道:“好大的雪啊,看来明年一定又是一个好年景啊。”顿了一下又道“这要是在家里,我儿子又该缠着我和他一起堆雪人了。”说罢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想家了罢?”张文远拍了拍康进的肩膀说道“早就说让你把小敏和帅帅接到市里来,你就是不听,难道你就希望他们娘儿俩一辈子都呆在易水河畔?你就忍心?”
这些话康进早已经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所以只是轻轻的一笑,他又何尝不想把刘敏和儿子都接到自己的身边啊,可刘敏就是不想离开易水,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到现在都没能接成,这能有什么办法呢。“以后我还有机会接你们吗?这次任务,我能活着回来吗?”他暗暗的想到,一句话不由自主的浮现在脑海,冲口高声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二句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全文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战国策·;燕策三》曰:“荆轲将入秦,燕太子丹及众宾客白发冠而送之。至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的正是流传千古的易水名士荆轲。
张文远一下明白了康进的心思,康进是孤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是党和人民养大的,此次任务如此艰巨又如此特殊,他这是抱了必死之心啊,心中一痛不由说道:“阿进,要不再派别的人去吧?”
一起搭档了这么久,康进又怎么会不明白张文远的心情,可越是如此,他越是不能更改主意,摇了摇头说道:“我说老张啊,不是我说你,你也是老党员了,我的命是命,别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都是爹娘养活的,我就得来这个特殊?再说了,我们俩说了一宿了,难道都白说了吗?”张文远没话可说了,康进接着道:“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就帮我一个忙好了……”
张文远明白康进的心思,不待康进说完就插话道:“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帮你照顾好刘敏和康帅。”停了一下又严肃的说道:“不过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见康进正用心的听着,严肃而又真诚的说道“答应我,一定要完完整整的回来,我买好了茅台等着你!”说着伸出了右手。
“该开始了啊!”康进暗想,伸出自己的右手和张文远重重一击:“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张文远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