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积的绝大部分,就连县城也是四面环沙,气候十分恶劣,条件异常艰苦。但是,且末的人文历史悠久,特色文化突出,具有“丝绸之路重镇”、“玉石之路发祥地”等美誉。
据考证,六千年前古代羌人已经居住在这里,留下已有五千年历史的莫勒切岩画。从三千年前的古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许多金、银、铜、陶等陪葬物品,特别是还有一些玉锥、玉斧、玉珠等玉石文物。这足以证明,在且末境内,古人类祖先很早已经开始采挖并利用玉石了。
不管历史有多么久远、朝代如何变迁,也不论世事多么沧桑、人间怎样巨变,但“玉石之路”从没有被隔断;中华民族视玉石为爱物的习惯源远流长,也没有改变。人们喜爱玉石,欣赏它、珍藏它、崇拜它,乃至神话它,以玉比德,以德树人。也许,这就是“玉石之路”延续不断、越走越宽广的根本原因。
在且末,“玉石之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玉文化才真正兴旺起来。历史上在这条路上留下了无数的痕迹,或许大多被人们忘记,但有一个人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个人就是田宝军。
开拓玉石产业,功不可没
田宝军从山青水秀的陕南老家来到且末,在玉石行业一干就是39年。今天,他既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这个行业开拓者、领路人。他为开发且末玉石产业所做的贡献,且末人民不会忘记,尤其是自从他当上县玉石矿长以来,且末的玉石产业更是发展迅速。
在二十世纪末的八九十年代,全县开采玉石矿的仅有一家,经营玉石及其产品的商户也不多,而且仅限几家外地人,当地人很少参与经营,因而他们从中受益的自然不是很多。但是,近几年来,在田宝军的带动下,且末玉石产业飞速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作为行业带头人,他利用自己独特地位和有利条件,比如独家掌握玉石原料等,发挥优势,大力推广玉石产业的发展。积极培养玉产品加工销售人才,不分民族和地域,他总是热心帮助,诚心指导,教他们懂玉、爱玉,带动他们在这个行业脱贫致富。由他培养出来的靠玉石发财的商户有不少,其中既有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全疆各地。这些富裕起来的人再带领一批新的玉石人才,于是这个产业很快便兴旺起来。据粗略统计,且末县已有100多家经营玉石、玉器的商户,从业人员上千人,年销售额约数亿元。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新疆和田玉和云南翠玉一样,都是用来加工高档玉石工艺品的原料,属于国家宝贵的稀有宝玉石资源。田宝军深知它的珍贵,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他本着“利用、保护、节约”三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玉石资源的效益。从他们的企业出产的玉石没有被浪费的,最不好的原料,包括加工过的下脚料,他都要物尽其用,绝不浪费。
2006年夏季,田宝军组织他的工人,对塔特勒克苏矿点数十年来堆积的尾矿进行清理。经过多日的挖掘、筛检,最后从废渣中清理出100多吨、价值数十万元的玉料。而且,他每年还组织人员到几个矿点的河床下面捡拾玉石,因为每一次洪水过后,河道总会冲刷出新的玉料。
前几年,和田玉最大块的吉尼斯纪录一直保持在1.5吨,但田宝军将这一纪录不断刷新,他连续采挖出三块分别为3吨、7吨、10吨的青白玉料。
田宝军对玉石产业所作出的贡献,不仅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而且也受到全疆乃至全国同行业的赞扬。他的企业先后荣获多项全国和新疆的荣誉称号,如中国和新疆宝玉石首饰协会颁发的“行业优秀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会等单位颁发的“中国诚信示范单位”、《中国消费者报》社颁发的“全国诚信单位光荣榜单位”等等。
弘扬玉石文化,坚定不移
一个产业可以兴起一种文化,反过来,一种文化也能够促使这个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几年,且末玉石文化的兴起,正是源于这一产业的大发展。田宝军认识到文化对产业的重要性,为弘扬玉石文化,他几乎走遍全国各地。
田宝军积极支持且末县开展各项玉石文化活动,支持“且末玉石文化节”的举办;利用媒体和名人效应,宣传和田玉,介绍玉的价值;每年各地举办的一些洽谈会,无论是否赚钱,他不是只看眼前利益,坚持前往参加,充分利用类似的机会,推广玉文化,宣传且末县。加强与各地同行的联系,是田宝军推介且末和田玉、宣传玉文化的又一种很好的方式。这几年,他加入的行业组织有很多,比如亚洲珠宝联合会理事、中国宝玉石首饰协会理事、新疆宝玉石首饰协会副会长、巴州宝玉石首饰协会副会长等,积极参加各类宝玉石文化活动。
为了不断发展玉石事业,弘扬玉石文化,特别是开拓和田玉产业,多年来田宝军历尽千辛万苦,呕心沥血,并且终有所成。从他的奋斗经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的“玉石之路”越走越宽广。他从一个采挖玉石的“玉工”,走到成为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玉王”;从单纯的玉石采挖,到后来的玉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