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纵横校园我怕谁> 第605章 :最后的结局还可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5章 :最后的结局还可以(1 / 2)

……乾隆晚年十分孤独:他中宫空虚不设皇后;嫔妃的地位低,在等级森严的皇家轻易见不到皇帝,况且乾隆皇帝六十五岁以后也基本上不见这些嫔妃了;皇子公主少数还活着且大多住在宫外;乾隆帝早年提拔的大臣或死或退休,新提拔的官员跟他年龄相差悬殊,话不投机,都躲着乾隆帝。多亏和珅上下沟通,既能让国家机器保持运转,又使乾隆皇帝不至于寂寞。而且和珅还能帮皇帝办成很多别人办不成的事,能帮皇帝背黑锅,能为老年乾隆的奢侈挥霍提供财源,所以乾隆帝离不开和珅。于是从乾隆晚年以来,和珅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可以影响乾隆皇帝,被人们私下称作“二皇帝”。他揽权受贿,对依附自己的人百般庇护。和珅十分贪婪,他不仅大肆受贿,还公开索贿。地方督抚为了息事宁人,每当给皇帝进贡都着给他带一份。久而久之,和珅积累起了巨额的家产。

这个和坤不是一手遮天了吗?方峰海说,

孙老师笑笑,说,确实是这样的。要说呢,乾隆也不糊涂,他还几次择储,安排自己的儿子上位。他即位初年效法汉族立“嫡长子”的做法,在乾隆元年也就是1736年,密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永琏就死了,还不到十岁。乾隆又立皇后生的二儿子永琮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两岁。一年后皇后富察氏死在东巡途中,乾隆帝十分伤心,遂迁怒于庶出的皇长子,皇长子不久忧惧而死,立储的事让乾隆伤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准再提立储之事。转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1773年,六十三岁的乾隆帝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活着的皇子只有六人,这六人中,又有两个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乾隆帝觉得谁都不是理想的人选,相对而言永琰的缺点最少,于是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1773年冬,乾隆帝下定决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按照雍正定下的规矩“秘密立储”,他书写了立储谕旨,将谕旨藏在一个硬木匣子里,再命人将匣子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完成了立储工作。

吧个皇储怕自己也不知道啊。蓉蓉笑着打哈哈……

是的,这是和秘密的事情啊!黄老师说,到了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也就是1795年10月15日,在圆明园勤政殿,乾隆帝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布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以明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皇帝处理“寻常事件”,如果有重要军国大事以及官员任免,由太上皇亲自指导处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员,都要到太上皇前谢恩。太上皇每天还要对皇帝“训谕”。嘉庆元年的正月初一日也就是1796年2月9日,一场千年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不靠搀扶,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宝座的台阶,就皇帝位。宝座前地上放着拜垫,宝座东侧案上陈放着传位诏书和皇帝玉玺,皇太子颙琰立在西侧,侍卫近臣分立太和殿内外,大殿前广场文武百官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朝鲜、安南、暹罗、缅甸等属国也派使臣前来朝贺,场面庄严、壮观。据说乾隆曾临时决定不把玉玺授给颙琰,只念一下传位诏书即可。这可急坏了几位大学士,因为这样一来典礼就不圆满了,传播天下也有损乾隆帝的形象。于是连哄带劝,最后乾隆答应交出玉玺。授玺后,礼部鸿胪寺官员诣天安门城楼,恭宣嘉庆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禅让之说,起自尧舜,但只是史册传闻之词,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至少秦汉以来,鲜有尝试。像乾隆帝这样为了践行诺言而主动传位者,称之为前无古人,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毫不过分。即使退位退得不彻底,也够令人感动的了!

他换是很有心计的啊!蓉蓉说,向的很多,和周到的。

这就是皇帝啊!孙老师笑,不然他的天下让别人坐去了。的要自己的儿子来坐天下啊。同时,乾隆帝在禅位之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嘉庆元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太上皇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嘉庆帝对乾隆十分顺从,当时朝鲜使臣向国内报告中国情况,说嘉庆帝“侍座太上皇,太皇喜则亦喜,太皇笑则亦笑。”随着乾隆太上皇的身体逐渐衰迈,和珅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乾隆刚一退位,湖北、四川多处爆发起义,后有数十万人参加,波及川、陕、鄂、豫、甘5省。乾隆立即分兵镇压各支起义军,战局进展很不顺利,白莲教起义军虽遭到一些打击但仍如火如荼。和珅怕影响太上皇的心情和健康,对他往往报喜不报忧。乾隆太上皇有一个听话的儿子;还有一个能干的和珅替他处理国家大事,自己把心思放在了儿孙身上,据说他这个时候最关心的是他的重孙子,能早日当爷爷,这样他就六代同堂了,可惜最后没有如愿。嘉庆三年十二月,乾隆病重。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时也就是1799年2月7日晨7点至8点,乾隆太上皇在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