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又说,1927年,他带领军队到达河南郑州。当时国民政府机关团体会风不正,疲杳散漫,即使是任国民政府要员的汪精卫,也不遵守时间,开会时往往迟到或无故缺席。冯将军一气之下,撰了一副对联,派人送给汪精卫。联文是: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蓉蓉说,可是入木三分啊!
这是很深刻啊!黄老师说,还有只剩屁无捐的奇闻呀…据说,少年聪慧的郭沫若在县城读书时,看见农民挑大粪出城被守门役吏敲诈勒索,每担大粪居然要收两个铜板的出城税钱,他气愤地写下一副讽刺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
孙老师说,郭沫若是个大才子,这样的对联只有他作得出来!田汉单人独马一杆枪的传说也很有趣的:田汉是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从小聪明好学,喜欢作诗联对。他的家住在长沙果园处。当地正好是果园河与麻林河汇合处,人称“双江口”。有一年,一个外地文人游历到此,一时心血来潮,提笔在双江口附近写下了半边对联:二河两岸双江口;上联是由三个名词“河”、“岸”、“江口”组成,每个名词前面,都是数词;“二”的意思,又与地名相符。要对出下联,的确有一定难度,当时,许多人都对不上。年仅11岁的田汉,看了上联,随即对出了:单人独马一杆枪。下联不但对仗工整,且含意深刻,表现出少年田汉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联中“单”、“独”、“一”与上联的“二”、“两“、”双“一样,也是三个名词前的数词,又都是”一“的意思。
罗明说,这绝去!好对联啊!
孙老师说,有个蔡和森三元及第墨的都市也很好哇!蔡和森是湖南双峰县人。1918年,他和毛某某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20年留法,后来回国参加革命。蔡和森从小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名闻遐迩。8岁那年,有一天,他到文具店买墨。文具店的老板,要考考他的才学,便说:“我出上联给你对,对上了,我送你一锭墨。”小和森点点头。老板出的上联是:小学生买墨,三元及第;小和森稍稍思考,即对出:大老板经商,四季发财。老板听了很高兴,连声叫好。因为下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很合老板经商发财的心意。老板不食诺言,立刻送给小和森一锭上等的“三元及第”墨。
罗明听了对方峰海说,这对联和适合你啊!
怎么讲?方峰海一时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罗明笑,你马上就要“三元及第”了!
对!黄老师笑,来大家读来和一悲,祝贺我们的方峰海“三元及第”!
大家拿起不诶子喝下一大口米酒。
孙老师又说,还有一个趣闻:郭沫若幼年巧对免责罚。郭沫若6岁那年,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刚好,郭沫若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先生拍案叫好。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一天,私塾先生外出,郭沫若和同学数人,翻墙而过,偷摘墙外民家树上的鲜桃。先生得知后责备并追查学生,学生害怕先生罚打手心,没有人敢承认。先生无奈,只好泛泛地教戒学生一番,并出了上联,叮咛学生应对,对上了,可免于处罚。先生出的上联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才思敏捷,凝神片刻,即大声对出: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对仗自如,气势不凡。先生听了,欣喜万分,转怒为喜,大加赞赏。因此,不仅郭沫若免于处罚,就连其他几个学生也免罚了。
太好了,方峰海说,我真希望我这次: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黄老师说,是近期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那更好啊!蓉蓉笑。
方峰海说,学习你们的鼓励。我敬各位一杯。他说完就举起杯子站起来,大口喝了一杯酒。
我们也是笑笑哈哈地喝俩酒。
黄老师说,还有蔡锷作对智讨风筝的笑闻:
蔡锷是湖南宾庆也就是今天的邵阳市人。民国初年反袁将领,于1915年12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无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才华。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跳进来,便叫家人上前驱赶。蔡锷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一番,果然发现小亭子旁边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怒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给你。”蔡锷—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上联,我们还等着放风筝呢!”知府皱着眉头正在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