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兹有皇天,后有厚土,大汉以赤火德代水秦之尚黑,享有天下,历经千载以降,自高祖、圣祖始,朕代天巡狩,恩泽万民,不敢稍有松懈
诚不然,逆起吴郡,赵氏当诛,邀天之恩,行灭族之事。实是天地不容,汉人皆可诛之。
今朕以赤城,诏天下勤王之师赴帝都平叛,凡有斩赵氏首级者,赏千金,不吝封侯!
王师宜勇宜速,各部征战之士自接诏之日起速速启程,远征之军亦可便宜行事
朕坐庭上,三牲而犒,翘首盼众勤王之师”
两宫最后唯一达成的意见便是向全天下发出勤王诏。
这应该是继孝灵皇帝之后,大汉朝廷向全天下发出的第三份勤王诏令。
提到勤王诏,很多人或许会觉得是让皇帝大失颜面的事。其实不然,圣祖皇帝当年还发过勤王诏令呢!在大汉朝,勤王诏令除了代表局面危急之外,还代表了机遇和财富!
要知道,大汉帝国强盛无匹,皇室何时需要公开向天下握有兵权之人求助了?而勤王诏令无疑给了那些平时默默无闻,只能一步一脚印往上爬的人一个快速飞黄腾达的机会!
所以,在大汉子民看来,皇帝的勤王诏不但没有影响到皇室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地位,反而让他们兴奋起来。
当然,这是大汉皇帝至高无上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上千年的基础上才会发生的。
就如吴公,他虽有心造反,但也只能高举清君侧的旗帜,若他敢说自己当皇帝,看着吧,估计没有一个人敢跟他犯浑。
有些事有些人,虽然心里知道,但面子上却还要挂着一层朦胧,宁愿自己欺骗自己。
赵匡胤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知道吴公造反的真正目的就是自己当皇帝,但却仍旧用吴公“清君侧”的名义来哄骗自己。
而进攻老屋堡、戍村、拱仟庄的蛟龙卫士卒呢?他们是怎么想的?
赵匡胤有些担忧。
这份勤王诏令以最快的速度从《龙吟》《真凤》《凤翔》等报刊的印刷工厂里印刷出来,然后通过这些民间渠道迅速向周边辐射开来。
吴公的军队现在虽然封锁了帝都北面的所有军事要道,但却无法阻挡这份勤王诏令的传播吴公总不能下令把帝都周围所有人都杀光吧?那样的话,都不用别人来打,士兵们自己都会造反。
一旦勤王诏令发到了燕京和敦煌,益公和胡公带兵返回,那吴公的蛟龙卫将会失去优势。如今他们的优势就是出其不意,打了帝国一个措手不及。只要以最快速度攻破帝都,抓住皇帝、皇太后,那一切都还有的说。
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是什么高深复杂的策略。
“将军,文将军的信使回来了”
士兵的通报声打断了赵匡胤的思考。好像这段时间以来,赵匡胤是越来越喜欢思考问题了。
这个士兵是他的老乡。事实上,在决定参加吴公的队伍之后,赵匡胤便从家乡带出来一批人,作为自己的亲卫。从这点来说,吴公并没有反对。这批人不多,仅有一百二十个人,但个个都是退伍兵组成,算是有一定的军事经验。经过赵匡胤的调教,也算可用。
“哦,知道了。那文将军回来了吗?”赵匡胤问道。
“没有。据说文将军打下老屋堡、戍村了,正调集军队围攻拱仟庄,想必天亮就会有捷报了!”
“嗯,辛苦你了赵真。等会儿帮我再去瓮城那里看着,然后就去休息吧!”
那叫赵真的士兵才刚过十八岁,但因为这两年吃的不好,身材有些单薄,是赵匡胤的邻居,在离家这段时间,赵真没少帮忙照顾弟弟。所以这次出来就将他也带在身边。
赵真憨厚一笑道:“没事儿,我不累。那我先去瓮城那儿看看了。”
“嗯,去吧!”
赵真走后,赵匡胤想了想,没有去议事厅,而是转身走向东河卫城南面的一处营地。
这是一个仅容两百多人驻扎的小营地,连个像样的水井都没有。由于吴公有严令不能扰民,所以他们都是住在帐篷里。而帐篷又显然破旧不堪,散发着一股股海洋特有的霉馊味。
这就是赵匡胤和他那一百多个亲卫的营地,仅有的十个帐篷是蛟龙卫后勤部给他的淘汰品。吃食方面虽然说不上特别差,但作为一个骁骑将的亲卫来说,却绝对说不上好。
作为骁骑将,赵匡胤有一个自己的单独帐篷,但此时他站在自己的帐篷前,却没有进去,而是对帐篷外站岗的两个亲卫说:“刚才有没有来过?”
“没有。”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看上去很老成的亲卫道。
“嗯,赵承,你去把赵真给我换回来。其他人继续清理瓮城里的尸体。另外,如果有人靠近,必须想办法及时通知我。明白了吗?”赵匡胤面色凝肃地嘱咐。
叫赵承的亲卫立即行礼离去。
这些亲卫都是当过兵然后退伍的,特别是这个赵承,原先是暴熊卫陷阵军团的成员,最是可靠不过。在这么多亲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