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国王的演讲》式的电影,按理来说在美国这样的地方是很难有市场的,但观影人次虽然如“专家”们的预期那样并不算多,但横向比较的话,却远超其他类似的电影了。( )
年轻的人们总被更年长的人们认为是缺乏理智和判断力的群体,但实际上正是他们愿意跟随偶像的趋向,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并获得发展。试想如果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每天都要问十万个为什么,不断质疑老师或者执着于自己的想法,那么所谓的文明传承也就不存在了,而现在的地球说不定真的已经被黑猩猩统治。
明明就是自己没能做成一个好榜样,却要责怪年轻人都轻易地跟别人走了,这实在是非常不可理喻的逻辑。
“这是一部披着传记影片外皮的政治宣讲,jimmy lee用他自己的方式向这世界表明了他的态度:这位已经到达了作为一个人所能到达的最巅峰的男人,他对我们说‘我是反精英的,我站在芸芸众生的这一边’。”
这是一篇发表在《环球邮报》上的影评,它并没有从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角度去分析电影,而是深刻地阐述了从这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意味,并大胆地推测了李经明的政治立场。不得不说这篇报道很有威力,发表出来之后由李经明安排炒手在网络山宣传了一下,《国王的演讲》观影人次立马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民粹主义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了许多北美年轻人的视野中,而且在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之后,他们便更加坚定地表示要跟着李经明了。这世界上什么人最多?毫无疑问是穷人,因为所谓的穷人是个相对的概念,只要一天没达到绝对的平均或者所谓的公平,那么处于社会中不利地位的人,永远占多数。
《国王的演讲》就是一部民粹主义色彩浓重的作品,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哥哥让位给弟弟的皇室影片。甚至还有点励志色彩,但其核心内涵却是反精英的。在这篇报道出来之后,许多影评人才发觉自己之前是有多天真,这可是李经明的电影。这也不怪他们,他们大多都对李经明跟斯皮尔伯格打擂台的事情太过在意,而李经明又年轻得过分,他们想得不多也是正常。
很多人发现李经明的对手莫名其妙地换人了,这次他的对手从斯皮尔伯格换成了阿莉萨.季诺维耶芙娜.罗森鲍姆,这是一位被称作是哲学家的俄国女作家,或许她的另一个美国名字更加为人熟知:艾因.兰德。热门
在美国。很多所谓的社会精英阶层人士都把艾因.兰德视为精神教母,因为艾因.兰德的“理性”自利主义给了他们自私自利的行为以合理的解释,给了他们不择手段伤害他人的做法以理论依据,所以《阿斯特拉耸耸肩》卖得堪比《圣经》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美国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以及超级自由主义的氛围,大部分美国人都只是想着踩倒别人自己上,从而争取站到更高处,但李经明凭借一部电影和小小的宣传手段却给了他们全新的视角:金字塔确实坚固,但它再怎么坚固也是可以推倒的。
肯定并夸大自己的权利。否定并贬低他人的权利,这就是所谓精英们的嘴脸。
在某些地方,民粹主义是受到打击的,被广泛认为是邪恶的。因为它本身是为了反对利益既得群体而存在。某些地方的“上层人士”,只是一味地对下面施压施暴,到处宣讲平民主义的邪恶之处,却选择性地以遗忘了他们现在所处的地位是通过什么手段得来的。用这样的手段获得了一切。却又把这块敲门砖一脚踢开,自己遇到对手了就拿出来打人,没有对手了怕被别人再拿出来打自己就藏进茅坑。此行此状比之立了贞节牌坊的婊子更加不堪。
反对平民主义而不是反对平民?大概……
电影若是取得成就,往往被归功于导演而并非编剧,这就足以说明电影是一种基于剧本却远高于剧本的再创作。电影的导演,对一个幻想世界进行的构造,并不会弱于作家们的初次创造,李经明这部《国王的演讲》跟历史的真相想去甚远,但他的本意也不是要拍纪录片,激发年轻人的思想转变,这才是他的目的。
“难怪我只有做小弟的命了,老爷子在美国生活了这么些年,什么都没改变不说自己都已经快成美国人了,可是你这一上来,三下五除二就让这些美国青年人变了想法,果然是大明神啊。”白觟谦对李经明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光靠两年的功夫,就让美国三十五岁以下人群来了一场思想上的大地震,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做到的。
“你也觉得自己是我的小弟?哈哈哈……”李经明可没有收小弟的意思,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小弟,一种是脑后有反骨的,比如司马懿,最后会要命;另一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比如关张,也很要命。
外界只是看着李经明搅动风云,却没想过他为这一切付出了多少,从当年刚出道开始唱歌到现在大张旗鼓拍摄电影,其中花去的精力和金钱都是无法想像的,所为的不过就是给他自己一个群体基础。换做其他什么专家学者权威教授来叫嚣,年轻人们恐怕只会付之一笑不以为然,但现在李经明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