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城山主峰,范蠡的中军大营。www.DU00.COm
营地里到处都是面黄肌瘦的士卒,他们身上的战袍已经褴褛不堪,时时可见被病痛和饥饿折磨而死的士兵被抬往后山掩埋。越军主帅范蠡,日日等候着越王的消息,直到现在,自己没有收到越王的任何只言片语,那些送往会稽绵延不断的加急战报都如石沉大海。难道越王真的放弃了在这里困兽犹斗的越军主力了么?
范蠡枯坐在大帐上的帅椅之上,百无聊赖,望着案上越王留下的兮天剑,心内自思道:“三日内如救兵不至,我当遣散步卒,饮剑自刎,以全君臣之义!”
此时有哨马来报:“将军!吴军的左营、右营和中军都后撤了20里下寨。并且从吴军那里转过来一封书信,让转交给将军。”说完递过来一只锦囊。
范蠡十分吃惊,从哨马手中接过那只锦囊,展开看时,却是文种捎来的短信:“文种受大王之命,作为乞和特使,通过数日的斡旋,吴王已经应允了我国的求和之议。现在吴王准备率军返国,撤去固城山之围,将军已经无虞也!文种本想驱身前来将军之营,替大王慰劳士卒,但吴王不允文种上山,所以文种只得先回会稽,料理吾主入吴事宜。将军可率军到固陵一带驻扎,偏居一隅,远离吴王的视线,以免受到吴国君臣的猜忌……”
范蠡读完来信,方才知晓越王和文种已经按照自己的建议与吴王达成了议和。虽然乞和的条件很是严苛,但从眼下的局势来看,不失为一种极为有利的选择。毕竟越国的宗庙还是保留了下来,宗庙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否的标志,那是国民心中的图腾。越国虽然成为了吴国的附庸,但是依然还是一个拥有自己宗庙的国家。
越王入吴?范蠡口中喃喃念到。这个条件,让范蠡觉得心如刀割。
范蠡唤来哨骑,传令三军。准备明日一早下山,往固陵一带开拔。在范蠡和文种看来,范蠡手里的近万人马,最好是不露声色地在吴国君臣的眼里消失才好,不然,吴王警觉,定然会反悔,或许会对这支残军不依不饶。越国要想以后有做作为,保留下这支军队是唯一的希望。
范蠡便令士卒化整为零。尽量避开吴军的视线,秘密潜回到固陵一带汇集,平日垦地为民。避开吴人耳目。
※※※※※※※※※※※※※※※※※※※※※※※※※※※※※※
话说王孙骆受吴王之命。率一支卫队押送文种往越都会稽而来。
王孙骆乘车在前,文种骑马随行,武戬形影不离文种左右。
一日到了溢口,此地离会稽已经不远。见天色已昏,王孙骆下令卫队就地下寨落营,待明日再行。
军士们便分组行事。有的开始搭灶造饭,有的依据地形扎起牛皮营帐,有的巡逻警戒,各施其职。不到一个时辰,整个卫队的营帐已经搭设完毕。军士们也开始聚餐用饭。
文种见吴军士卒有条不紊的分组行动,做事效率极高。心里也叹服不已。看来这士卒的战力与平日的训练素养关系极大。吴军有傲视诸侯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且常常能够以少胜多,这都是与士兵的个人素养、合作精神分不开的。
文种和武戬被分派到最北边的一个小帐之内,并有吴兵看守。
武戬到外面领了自己和文种的饭食回来,侍候文种用餐。其实也只是每人一只陶豆粟米饭,略有些酱汤而已。
文种潦草地扒拉了几口饭菜,也没什么心情,见天色已暗,帐内一片漆黑,便令武戬去向外面的军爷找些火烛来。
文种盘膝坐于帐内席上,心事重重。虽然乞和请成已经和吴王谈妥,但是这样的结果,却如何让越王面对呢?毕竟越王夫妇入吴,对于勾践来说那将意味着什么——没有君主的尊严,甚至连一个普通人的尊严都将失去;生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看不到一丁点儿希望,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这时,却见一名身着吴军甲胄的一员小校在帐门外张望,似乎拿眼往各个营帐内查看。他走到文种的这间小帐,瞟了文种一眼,见帐内并无他人,便弯身按剑而入。
文种见来人很是面生,透过帐外营地上的火光一看,此人黑面虬髯,长得面相凶恶,也禁不住立起身来,心里十分疑惧。见那人离自己只数步之遥,便喝道:“你是何人?”
“小人乃王孙骆将军的近身侍卫,先生可是越使文种?”
文种自思道:卫队的吴兵都知道自己是越王之使,此人如此问来,行迹十分可疑,便摇头道:“我乃越使的随从,越使刚才出了营帐或许到了王孙骆将军之处也未可知。”
那人见帐内灯光昏暗,只能瞧得见个人影,迟疑了片刻,便退身出了营帐。
少顷,武戬拿着火烛返回,文种心内稍安。拉过武戬低语道:“刚才有一人十分可疑。此人穿着吴军军服,生得面相凶恶,进来打听越使的下落。我刚刚巧言把他打发走了,但我想他定会再来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