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带来的消息让全军更加兴奋,此次作战总算顺利收尾,虽走脱盗首,留有遗憾,但不失为大胜。
刘昶让余三带一屯人马去接应李悦,余部在营地休息半日。
冰封山谷耗费了士卒太多体力,全靠咬牙坚持,得令休息,许多人倒地就呼呼大睡。
待晌午休整后再前往血杀老巢。
审讯被俘盗众的事也在王雷主持下展开,被汉军凶猛攻击吓破了胆的血杀盗众,但有所知悉数道来。
特别是那二首领尼坤,八尺高的壮汉,不用动刑动粗,象竹筒倒豆般将知道的全数交待,丝毫不敢隐瞒,倒让原本准备了各种手段的王雷等人大失所望,一脸遗憾亡情。原来,尼坤他们原本是于阗境内的一股游盗,靠打劫商旅过活,倒也逍遥自在,颇为快活。十几年前的一天,象往常一样打劫一支过路商队时,被守候埋伏的于阗官军打败俘虏,关押到都城监狱,只待国主批阅后问斩。
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被押往玉石矿山做矿奴,生不如死,没命挖矿苟延残喘。所有人都想得到自己最后的悲惨结局。
没想到一天深夜,王城突然大乱,喊杀震天,火光四起,紧接着,一群黑衣人冲进死囚牢。
当然不是来救盗贼他们的,他们要救的,是于阗拜火教首席护法,西力。
拜火教是发源于波斯的崇拜光明火神的宗教,占有波斯的安息人大力支持传播拜火教,通过传教建立政治,外交,军事情报网络,逐步控制那些信仰光明火神的国家,好看的小说:。
于阗因是西域南道支点,具有重要作用,安息自建国起便对东方诸国怀有野心,现与罗马和睦更是加大对东方关注,众多商队僧侣借经商传教之名涌入东方,替安息建起了一张密如蛛网的情报网。
于阗自从安息僧侣传入拜火教后,民间信仰日盛,简单的教义,符合百姓生活的宗教理论,让贫苦百姓很快很容易接受,随着影响力的日增,甚至在官员,军队里坚定的信徒也不少。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足以影响于阗政局的力量,深深烙上了拜火教的印记,接受了安息文化的影响。
于阗国主尉迟氏对此深感忧虑,政治嗅觉敏锐的小国君主十分在意大国势力的动向,安息的动向尉迟氏洞若观火。
于阗距安息远,而大汉近,亲汉是国策,若倒向安息,汉国讨伐大军一至,于阗立时灰飞烟灭。
而远隔万里的安息有心也无力,若这点也看不透,那楼兰,莎车,车师的例子就还在眼前,国主项上头颅还高悬于长安城楼以震摄诸国,国策不容更改。
但拜火教日见势大,若处置不当,引发国内动荡,徒然损耗国力,自伤国本。
老王尉迟头痛不已,整日介愁眉不展,长吁短叹。
而那西力原本出身于普通牧民,生活贫苦,其从小对贵族老爷高居在上,盛气凌人十分仇视。
加入拜火教后,因其坚定的信仰,出众的能力逐渐受到安息僧侣赏识重用。
与安息关系密切,耳熏目染下曰益不满于阗王室,参与主持了许多阴暗活动,直到成为于阗教中护法使者。
成为教中高层后,西力更加用心传教,笼络人心,在平民中声望日隆。
而国主尉迟氏的担忧也日渐加深,双方矛盾的终于在一天激发了。
尉迟氏一贯忠于大汉,但有差遣支取无不应承。
汉匈经年大战,又屡屡讨伐反叛小国,于阗均出兵出力,国内负担加重,民众怨声载道。
这一年国内歉收,百姓饥馑。
而西域又暴发了莎车王在匈奴帝国支持下的叛汉之乱,汉国大将冯奉世奉朝廷令出关远征莎车国,沿途征发各**力,粮草。
对远在南道的于阗,也传令出兵出粮经疏勒往援征剿。
于阗当然不能怠慢,连忙组织准备好,这一日汉国使者奉令先行押粮出发。
队伍在大街竟遭于阗民众拦截,在西力等拜火教徒煽动下,民众对王室将粮食优先供应汉军作战不满,。
在隐藏其中的西力手下带头下,终于,愤怒的民众,围攻汉使,哄抢粮食,与前往弹压的士兵发生了严重冲突,造成汉使受惊,护卫与民众数十人受伤。
原本尉迟国主并不想镇压,重礼安慰了汉使,消弥了事态扩大。
毕竟事出有因,没想到西力竟组织了拜火教徒往王宫请愿施压,要求释放殴打汉使的百姓,拒绝事汉,与安息结好。
这使尉迟国主嗅到了阴谋的气息,臣汉是于阗国策。
在西域,谁不归在大汉治下,等待他的就是灭亡,好看的小说:。
远看有大宛,近看楼兰,车师,莎车等国。
况且比较匈奴,汉国和善仁慈多了,并没有过多支派索取,灾荒年还会得到救济,在汉国制定的秩序下,小国大体还是享受到平安无事的,相互攻伐的事件基本杜绝。并且周边大国畏于汉国实力,都不敢明目张胆来欺侮臣汉小国,总的来说,这种秩序对西域诸小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