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已经不再对炜的指责有所回应了。
反正不管她给出怎样的反应,炜都有理由责怪她!
跟一个故意找茬的人还有什么话好讲呢?
只能由着他去,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想就怎么想,龙无力控制。她知道自己在炜的心中早就可恨到了极致,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就跟炜在她心里一样。
龙很清楚,他们两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勉强在一起,早就已经不再是爱了,而是一种习惯。
习惯了一个人在身边,习惯了这个人参与自己的生活,所以,即使这个人有再多的缺陷,自己也会尽力忍受。
因为,没了他(她),会不习惯。
这种现象,如果用物理规律来解释的话,应该是: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身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当龙开始在心里这般自言自语的时候,她知道自己离疯也不远了。
两代人还没有住在一起,仅是频繁地吃顿晚饭而已,炜跟她之间就已经爆发了不少矛盾了!如果以后真的住在一起,龙敢保证,不出一个星期,炜就会跟自己离婚!而且,两家人会闹得分外难看!
龙不想面对这样的未来,所以,她在心里给自己下了道最后的底线:只要炜的父母想要跟他们一起住,她就离开。
龙真心想不通,既然明知道“相见容易相处难”的道理,为什么还要两代人住在一起制造矛盾呢?多少年轻小夫妻就是为了跟长辈住在一起而闹得不开心,最后要以离婚分手结尾?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孝道”?
不住在一起,就不孝了?
那么,自己是不是也有理由,把自己那单身一人的母亲也接到身边照顾呢?
如果这样的话,要多大的房子才够“一家人”居住呢?男、女双方的父母,夫妻小两口,然后还有未来可能会出世的宝宝。
是不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才符合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孝道”呢?
宁愿大家闹得矛盾重重也要住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是龙所无法接受的。
在她看来,长辈住得近些,方便小辈照顾,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但若是要为了所谓的“孝”字,而要勉强两代人住在一起,天天吵架不开心,甚至最后还要连累到小辈离婚。这种愚孝方式是龙死都不能接纳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小孩还结婚干嘛?直接陪父母终老到死再考虑终身大事好了。
或许龙的想法有些偏激,但她觉得她母亲就很能理解她的想法。
龙的母亲曾这么跟龙说过:“你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偏多,压力也很大。将来如果结婚成家,两个年轻人要负担四个老人的赡养责任,还要养活自己的小孩,生活负担要多重就有多重!不过,你放心,妈妈很开明的。妈妈不要跟你住在一起,省得天天见面闹矛盾。等妈妈老了呢,妈妈就跟几个好友约好,一起到敬老院养老,不用你照顾!可以减轻点你的负担。”
而龙是这么回答母亲的:“妈,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让你去住敬老院?那都是孤寡老人才住的,难道你想咒你女儿早死吗?其实我一直不想结婚,主要就是为了陪你。但你不同意,那我也只能顺着你的意思,去走结婚成家这条路了。以后如果条件好的话,我会在新家小区里买套一居室给你住。这样走动起来也方便。如果经济条件跟不上的话,那也只能委屈你了,租套房子给你住住。到时候,你可不能怪女儿无能啊!”
母女俩早就拟好了最佳相处模式,对于未来可谓是一片憧憬。
而这些类似的话,炜在刚追求龙的时候,他也有跟龙说过,意思是他的父母也很开明的,不喜欢跟小辈同住,以后可能会去乡下养老。
但就龙观察来看,炜根本就是在异想天开。他的父母肯定是想跟儿子、儿媳妇住在一块儿的。
炜的父亲,也当面验证了龙的猜测是正确的。
那天,炜的父亲跳舞回来,炜拉着他到老房子楼下的小花园聊天,就问了他这个问题:“等有了新房后,你会不会想跟我们一起住?”问的时候,龙也在场。
炜的父亲说,为了帮炜他们筹办婚礼,家里欠了不少外债。他想先跟炜他们住上个一两年,把外面欠的债都还掉了,再考虑分开住。
听到这里的时候,龙的心都凉了半截。
果然不出她所料,公公的确是想跟他们住在一起的。炜还骗她说,公公不会有这种想法,其实她早就猜出公公的意思了。虽然她跟公公接触并不多,但一个人的所思所想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就可以推断出来。
公公在他们面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以后靠儿子、儿媳妇。”而且,炜也说过,自己的父亲是老思想,重男轻女的想法很重。他去姐姐家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外人,局促不安。他也曾跟炜表示过,儿子的家就是自己的家,以后炜成家之后,炜家的钥匙他肯定是要备一把的,在炜家他也不会像在姐姐家那么拘束——不敢乱翻东西什么的。
龙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