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日下午,皇上早朝结束了例行公事后,午餐后,移驾御花园。虽说这御花园属后宫范畴,但今天的朝觐加比试,除了朝堂上的高官全部要来,鸿胪寺的所有宾主都要来,国子监及应天书院和太室书院的不少师生也要求来,等等。加之,这地既不能太严肃,又不能太市民,所以,只能让内眷注意点了,选择御花园了。还有,其实,高太后、向皇后等也都很想看看这西方的国师长啥样?也想看看大宋与海外高人的比试谁能赢?也想看看这个木木王爷会不会有点什么小惊喜?皇上的这些娘娘们又不能随便出宫,要看,不能走出去,就只能请进来了。
按级别来说,王木木数一不数二了,大宋绝无仅有的异姓王,大宋最年轻的一品大员,大宋唯一的没有通过任何科考和经考的非士子的贱籍高官,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战斗即将开始,王木木要闭目养神,要好好翻翻世界历史了。
在北宋初期,大食国曾派一位僧侣,与西域另一国家的僧侣(应该就是拂菻国的东正教徒)一起至汴京朝贡,大食国僧侣向北宋皇帝报告了本国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此事被记载在《宋史》?《外国传六?天竺》中:“雍熙中……又有婆罗门僧永世与波斯外道可里烟同至京师。永世自云:‘本国名利得,国王姓牙罗王得,名阿喏你缚,衣黄衣,戴金冠,以七宝为饰,出乘象或肩舆,以音乐、螺、钹前导,多游佛寺,博施贫乏……其国东行经六月至大食国,又二月至西州,又三月至夏州。’阿里烟自云:‘本国王号黑衣,姓张,名哩没。用锦彩为衣,每游猎,三二日一还国。署大臣九人治国。无钱货,以杂物贸易。其国东行六月至婆罗门’。”这文中的“雍熙中”指宋太宗雍熙元年至四年(公元984-987年)中的某一年。“婆罗门”指天竺国,即今印度。“波斯外道”指的是基督教僧侣,唐朝称由波斯东传的聂斯脱里派所建的基督教堂为“波斯寺”、“波斯十字寺”,所以佛教徒称基督教徒为“波斯外道”。“西州”指今新疆的吐鲁番地区,这时唐朝置有西州,宋朝为高昌回鹘国境域。宋朝的夏州即今陕西省的榆林市,当时是“丝绸之路”重要枢纽。“黑衣”即黑衣大食,为大食国后期的名号。西州约距夏州5000余里,从西州至夏州需行三月,即90天,则平均每天的行程为50余里。准此计算,从大食东行二月,即60天可至西州,则黑衣大食必在西州以西三千多里的地方,约略在今新疆喀什市以西或以南数百里处。
一百年后,拂菻国(东罗马拜占廷帝国)遣使向宋朝进贡。其使者一路东行,曾经经过大石国。《宋会要辑稿?蕃夷四?拂菻国》记载:“元丰四年十月六日,拂菻国贡方物,大首领你厮都令厮孟判言:其国东至灭力沙,北至大海,皆四十程。又东至西大石及于阗王所居新福州,次至旧于阗,次至约昌城,乃于阗界。次东至黄头回纥,又东至鞑靼,次至种榅,又至董毡所居,次至林檎城,又东至青唐,乃至中国界”。“西大石”当为大石国西部,大石国当时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新福州”又译作“新复州”,其地在旧于阗之西,当在今新疆喀什市或叶城县一带。“旧于阗”故址在今新疆和阗市。“约昌城”的“约”,当是“灼”的误写,“灼昌”即“朱里章”和“车尔臣”的异译,指新疆且末县的古城。“黄头回纥”为撒里畏兀儿(SarigUigur)的意译,指当时的龟兹回鹘国,居住在罗布泊南。鞑靼为蒙古高原的鞑靼部族分支,又称“草头(黄头)鞑靼”,当时是黄头回纥的属部。“种榅”又译为“仲云”、“众熨”、“重云”,是由臣属于回鹘汗国的西突厥处月部落演变来的,当时立国于罗布泊东南的草原中。“董毡”是青海地区的吐蕃首领,因其政治中心在青唐城,所以又称之为“青唐政权”或“青唐吐蕃”。“林檎城”故址在今青海湖东不远,“青唐城”故址则在西宁市区。“中国”指宋朝。从拂菻使者的行程看,他们一过大石国,即走丝绸之路的南道和青海道(汉朝的“羌中道”和魏晋南北朝的“吐谷浑道”)。根据拂菻使者所经的国家和地区看,“大石国”也在于阗国以西的不远处。
有关拂菻国遣使进贡的史实,也被记录在《宋史》?《外国传六?拂菻》中:“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自西大食及于阗、回纥、青唐,乃抵中国。历代未尝朝贡。元丰四年十月,其王灭力伊灵改撒始遣大首领你厮都令厮孟判来献鞍马、刀剑、珍珠。”
在宋朝的文献中,虽然能够一再见到大石国的国名,却不见有关该国历史事件的任何记载。敦煌遗书的发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研究了若干于阗文的敦煌遗书后,可以确定:《宋史》和敦煌遗书中所说的大食、大石、黑衣大食、黑衣大石、西大食、西大石,除由海路与宋朝发生关系者外,只要是从陆路东来的,绝大多数是指喀喇汗王朝。
在辽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辽公主下嫁回鹘喀喇汗王朝卡迪尔汗(QadirKhn)之子察格利特勤(Cagritegin),并命令卡迪尔汗修通至伽兹尼的道路,以便于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