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柴氏春秋> 第11章 学艺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学艺2(1 / 2)

在干燥树林里伏击猎物时,脚下的森林杂物会发出声响,给猎物或鸟报警。声音在树林中能传得很远。老人教导他,最好是在附近的灌木丛林中建个隐蔽棚,这样既可吸引动物来,又节省精力,以逸待劳。并且要埋伏在猎物活动的下风处,逆着风伏击,以使猎物嗅不到你的气味,逆风还不利于声音传播。这样避开它的强处,此消彼长,更容易取胜。埋伏时应保持绝对安静以等待猎物靠近。如果是要追击猎物,移动时一定要小心,慢慢地走,尽量保持平静。这样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他,出奇制胜。

后来柴荣才知道,老人教他捕猎,实际上是在教他兵法。

老人还常常以各种身份带着柴荣走遍汴京的大街小巷,体会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感受劳苦大众的冷暖和无助,磨练柴荣的意志,培养他与人相处的交际能力,以及遇事冷静执着不慌乱的良好心态。

公元943年,十二月汴京发生了一件大事,大汉国皇帝刘知远最疼爱的长子、魏王刘承训突然病故。老年丧子的刘知远痛不欲生,大病一场,终于撑不住了。刚过完新年,刘知远就病入膏肓,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强打精神安排帝国后事。十八岁的皇次子刘承佑被确定为大汉国继承人,刘知远安排由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四人组成顾命班子,辅佐刘承佑接自己的皇位。

公元944年,二月汴京发生了一件更大的事,大汉国皇帝刘知远驾崩,朝野震动,举国哀悼三日,三日后十九岁的刘承佑继承汉国大统,登基为帝,称汉隐帝。由于刘承佑少不更事,所以现在后汉的军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苏逢吉等四人手里,外加一个管经济的“财政大臣”王章。刘知远去世的消息传到与大汉国接壤的辽国,辽国在汉国边疆屯兵驻扎,蠢蠢欲动,朝廷派大将史弘肇出征,郭威留守汴京。辽国见大汉已有准备,便又将兵撤回,史弘肇也又回到京城。

朝廷发生的大事,于现在的柴荣还没有多大的瓜葛,现在的他依然在洪谷勤奋刻苦的学习着洪谷子为他准备的课程。

一日,老人将柴荣带到山涧之间,对着他说道:“现在我有剑和枪两把兵器可供你学习,先给你演练一遍,然后你说想好先学哪一把兵器。不过不管你学习哪一种兵器都要切记,我教你的武功是让你保境安民的,不是让你欺负弱小的。在武者这一条道路上,切忌自满,切忌骄傲自大,一定要记住以上还比一山高。”

说着老人将剑交给他拿着,自己拿着一把银枪站到了平地上。柴荣剑一接手,感觉沉甸甸的,来回抚摸。拔出来一点,便看到剑身上写了苍渊二字。

这时老人已经开始一边舞枪,一边说道,“荣儿仔细看着,不要走神。为师练的枪法是内家枪法,名为太极十三枪。不过十三只是个虚数,枪法其实就三个基本动作,拦、拿、扎,其他的动作都可以从这三个中演化出来。”说着便把三个基本动作给柴荣演示了一遍。然后又演化了许多招,顿时柴荣眼花缭乱,感觉老人身旁都是白色的银枪,此时老人周围变成了一个屏枪墙,密不透风。然后一个翻身,老人一枪朝着柴荣刺来,一个水平枪,勇若奔雷,快若闪电。柴荣瞬间觉得这一枪怎么也逃不掉了,顿时感觉后背生风。然后老人一个回身,一枪刺出,身后的空气都噼啪作响,这一枪想来任谁也无可遮挡,柴荣也是虚惊一场。一会老人的枪风一改如若奔雷,一枪横扫,朝空一刺,像恨不得一枪戳透九霄,像恨不得一枪刺透九曲黄河。老人的枪刚中有柔,柔中带刚。但是毕竟年事已高,一会老人便满头大汗,停了下来。将手中银枪扔给柴荣,在石头上随意坐了下来。

老人一边歇息一边说道:“学习枪法必要将拦、拿、扎三个动作铭记于心,从不同的角度演练这些动作,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演化。该柔时则柔,该刚时则刚。柔若流水,刚若大山。以蓄养万物之心,容纳一切,便心境可成。心境成,则枪法成,切不可心急。”

柴荣暗暗将老人的话铭记于心。

老人又接着说道:“太及十三枪,以十三枪为根本,由重太极二字。太极,需要以意念代替力量,看似无力,实则借力打力,强势出击。以意为先,行相依,以虚打实,以快打慢,以慢制快,寻找敌人破绽,然后一得机会便给对手致命一击。更需要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柴荣听的很兴奋,不由得赞叹道:“太极便是上善若水,柔可以克刚,避实以击虚,持后而处先。”

老人看到柴荣聪慧,思维敏捷,一点就通,也甚是欣慰。

休息了好一会,老人体力基本恢复,便说道:“现在不服老都不行了,动了几下就累成这样,不及当年喽。”说着便拿过柴荣手里的剑。

老人在空旷的场地站定,平静地闭上双眼,仿佛在感悟着什么。突然,“铮”的一声,老人将剑拔了出来,颇有龙吟清啸之感。寒光闪闪的剑身脱鞘而出,发出逼人的气势,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奇异的光彩。

老人右手拿剑置于胸前,左手轻弹一下剑身,“当”的一声剑身微震,龙吟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