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此来,欲告知您一事。”
“何事?”
“荆州刺史刘琦已病亡。”
孙权一听,喜道:“我北伐既已经失败,此时正好可将荆州要回。”
鲁肃听后:“如今前去要回荆州,恐非易事也。”
“有何难处?”孙权疑问道。
“我等之前已与刘备有过协议,让他们夺取川蜀之后,再将荆州要还。”
“倘若刘备一直不前去夺取川蜀,我等就一直让他占据荆州?”
鲁肃道:“倘若刘备一直赖在荆州,不思入川,我等可令都督领兵前去夺川。”
孙权笑道:“子敬之意甚妙,你速去柴桑与公瑾商量此事。”
鲁肃得令而去。且说周瑜回柴桑养病,未多久,便闻讯孙权于合肥大败而回。周瑜一阵叹惜:“恨吾有病在身,未能前去破敌,以致主公有此大败。”哀叹之间又想到荆州还在刘备手里,主公可谓是荆州、合肥皆失,一无所获。周瑜想此,更显得伤感。想自己自跟随孙策以来,东征西讨,才得以平定江东。从未有过像如今这般失落以及沮丧。
如今周瑜自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似乎已意识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再不能为吴侯平定天下。他想此,眼角渗出一丝丝泪水。之后自言自语道:“伯符,公瑾恐有负你所托也。”
正说着,小乔送茶进来,瞧见周瑜双眼湿红,知道他定是为孙权战败之事不悦。乃问:“夫君为何无故流泪?”
周瑜说道:“忽然想起伯符,故而落泪。”
“夫君,我为你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以舒缓你此时之心情,如何?”
周瑜乃将孙权之事放下,笑道:“我公瑾此生能娶到像你如此娇妻,可谓是死而无憾矣!”
“夫君何必说此不吉利之言。”说着便令人将自己之七弦琴拿来。
但就在这时,一家丁报:“鲁肃求见!”
周瑜想此,于是亲自前去相迎。鲁肃看见周瑜,笑问:“都督身体无恙否?”
周瑜也笑道:“箭伤已好大半,未曾想子敬竟有暇前来探望。”
鲁肃道:“肃前来实有一事要与公瑾相商也。”
周瑜将其引入厅内,列为而坐,乃问:“子敬有何事,不妨直说。”
“公瑾可知吴侯兵败合肥之事否?”
“当然。”
“吴侯此次败归,威严扫地,是故主公欲将荆州要回来,不知都督意下如何?”
“子敬,将荆州借与刘备公瑾本就反对,如今欲用言语劝刘备归还,实是妄想也,为今之计,只能强行攻取,别无它法也。”
“我当时与刘备达成了口头协议:让他取得川蜀,便将荆州归还。”
周瑜一听,微怒道:“倘若他不取川蜀,岂不是一直赖在荆州。”
鲁肃安抚了一下周瑜,“子敬此来正是欲与都督商讨此事。”
周瑜一阵惊喜,他以为孙权已应允自己强取南郡,乃问鲁肃主公是否欲让自己领兵前去夺取。鲁肃解释道自己并非此意,而是欲前去相逼刘备夺取西川,倘若刘备不取,自己便可领兵前去。如此一来,刘备只能于荆州以及西川两地取舍也。
周瑜听此,立刻赞道:“子敬之计甚妙,其实我早有夺取川蜀之意,但吴侯不允,此时听子敬之言,我可无忧矣。”鲁肃示意先别过早高兴,毕竟夺取川蜀之事还须提前告知刘备,倘若刘备置而不闻,我等便可有理有据领兵前去也。周瑜甚喜,便与鲁肃商议前去荆州吊唁刘琦一事,并令人准备吊唁之礼品,以让鲁肃前往荆州。
刘琦病亡之事传至曹操处,曹操乃谓帐下道:“未曾想到刘琦英年病故,刘备此次可以名正言顺地坐领荆州牧也。”曹操说着,似乎显得有些无奈。
但是荀攸此时道:“主公何不借刘琦病亡之事,以离间刘孙两家。”
曹操见此,乃问:“公达此是何意?”
荀攸拜道:“刘备夺取了荆州,周瑜甚是不服,如今刘琦病亡,丞相何不以天子之命降诏于周瑜,令他领南郡太守,如此一来,孙刘两家必定内讧也。”曹操听后,甚喜。于是立刻令人执着诏书前往柴桑。
且说,刘琦病亡,荆南四郡之太守皆前来吊唁。刘备亲自为刘琦治丧,在一旁披麻戴孝,主持唁会。众人吊唁完毕后,刘备便令赵云将他们引到后堂用斋。
赵云自夺得南郡后,便一直驻守在南郡,名为镇守,其实刘备意欲让赵云监视刘琦的一举一动。赵云也知刘备之意,但刘琦此时已身染重病,连起床都有困难。赵云知道他不久便会病亡,而刘备却依旧对其不放心。赵云不忍刘琦在绝望中死去,于是让人好好照顾于他,一有什么动静便前来告知自己。
没过多久,便传来刘琦吐血不止,怕是撑不了多久也。赵云闻此,便差人前报刘备。但刘备却托事不来。赵云来至刘琦榻前,见其一脸消沉,双唇发白。便过去问候了一下。刘琦见赵云前来,略显激动,乃用低沉之声音道:“赵将军,未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