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二百五十二章 乞哀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五十二章 乞哀书(1 / 2)

高宗小皇帝坐在建康的临时行宫中,思前想后,百感交集。

为了登上这个皇位,小皇帝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包括被人追杀、被人绑架、被人胁迫、被人逼着发假誓、等等,追后连自己唯一的一个儿子都弄没了。

关于自己儿子的死亡,别人不知道,高宗心里却是明白得很。

当初苗傅和刘正彦逃离杭州之前,曾与高宗一起发誓,相互不加害于对方,否则断子绝孙。

高宗皇帝何等人也,苗、刘两人后脚离开,高宗马上命令韩世忠在后面追杀,斩首示众,狠狠除了一口恶气……

问题是,高宗皇帝没有想到自己的誓言应验得如此之快,让人措手无策。

这样的生活何时才是个尽头?还不如投降给金人算了,免得以后的生活老是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

于是乎,我们的高宗小皇帝提笔疾书,给金兵的元帅完颜粘罕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亲笔信。

这封信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宗皇帝《乞哀书》。

但是,这封《乞哀书》的内容,在宋史中居然没有记载。

几经周折,这封信的内容终于在宋朝李心传所撰写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六中被发现。全文如下:

致书左副元帅宗维略曰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此所以鳃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已故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谨按十一月丁卯诏书云在建康遣杜时亮其为书指曲尽哀祈恐即此书也国史拾遗与元帅书八月日谨致书国相元帅阁下某昨遣洪皓输恳切之诚惧道涂梗塞或不时布闻则又令崔纵进书御者既遣使者于庭君臣相聚泣而言曰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大国之征小邦譬孟贲之搏僬侥耳以中原全大之时犹不能抗况方军兵挠败盗贼侵交财贿日朘土疆日蹙若偏师一来则束手听命而巳守奚为哉自汴城而迁南京自南京而迁扬州自扬州而迁江宁建炎二年之间无虑三徙今越在荆蛮之域矣所行益穷所投日狭天网恢恢将安之耶是某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一身彷徨局天蹐地而无所容厝此所以朝夕鳃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巳也恭惟元帅阁下以宗英之重行吊伐之师谋略如神威权不世其用兵之妙与黄帝争驱逐北平契丹南取中国极天所覆混为一区此岂载籍所有哉故缺十二字愿削去旧号自此一缺二字者盖知天命有归而欲仰以成缺二字一尊之人也如此则缺十三字金珠玉帛者大金之外府也学士大夫者大金之陪隶也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无有二上矣亦何必劳师远涉然后为快哉昔秦并天下可谓强矣而不废卫角之祀汉高祖成帝业可谓大矣而不灭尉陀之国周武帝兼南北朝可谓广矣而许留萧察以为附庸故曰竭山而畋者非善畋者也竭泽而渔者非善渔者也伏望元帅阁下恢宏远之图念孤危之国回师偃甲赐以余年缺十六字倘异时奉事之诚不足以当保持之意则移师问罪缺六字何难之有某亦将何辞呜呼中天而立至威也相时而动至明也存人之血祀至信也全人之肝胆至仁也兼是四者在阁下德为何如在某之感为何如不宁惟是而已大军一回则数百万之生灵永保室家数万里之山河永成井邑亦大国之利也孰与夫皇皇称兵而自残其一统之内哉今缺六字社稷存亡在阁下一言某之受赐有若登天之难而阁下之垂恩不啻转圜之易伏惟留神而特加矜察焉谨

..........................

这封信行文流畅,引经据典,哀祈曲尽,堪称是投降信中的典范。

此信一面世,就成了以后无数亡国之君的案首必备文本,几百年后,南明的朱由榔就以这封信为蓝本,复制粘贴了一份给大清的多尔衮。

这份信写得如此妙手天成,让人不忍心做出任何的删减改动,包括分段和添加标点符号。现在大致翻译如下:

尊敬的元帅大人:

您好!您今年五十多岁了。为了统一大业,万里迢迢,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江南,一定很辛苦吧?

看到您这么辛苦,这么操劳,为了您的身体,为了您的光辉形象,有几句话。小赵我觉得有必要跟您说说。

现在贵国征伐我们小邦。就好比神话故事里的大力士孟贲搏杀小人国里的僬侥。那简直是易如反掌啊。

您想想啊,当日我们拥有全部中原地盘时,尚且无法和贵国抗衡;现在我们军队的建制全被打散了,国内根本找不出一支成形的部队。又兼盗贼蜂起,财源日趋枯竭,土地越来越少,贵国就算只发一支小部队来,我们也无力对抗,只能伏首听命而已。

自古以来,国家灭亡的表现不外乎两种:国主的逃亡或投降。

在贵国的严威之下,我们把国都从汴梁搬到南京,又从南京搬到扬州。再从扬州搬到江宁,短短两年之间,已经搬了三次了。现在,我们身处荆蛮之地,连安身之所也没有了。

防守无人。想逃无地,只能彷徨于天地之间。

元帅大人北平契丹、南取中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谋略如神,威权不世。可以这样说,您老人家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