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二百四十九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四十九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1 / 2)

( )高宗皇帝没有想到,这些叛军居然还赖着不走。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的,假如对苗、刘两人的要求,小皇帝一开始就答应了,没有后来的硬顶,发展到当面杀人,事情可能还有转机,彼此还能相互妥协。

如今都已经敌对到了这种程度,哪还有可能善罢甘休?

苗傅好歹也是个**,有些形势还是能看得清楚的。

所以,苗傅向小皇帝提了个问题:“陛下,你觉得你当这个皇帝合适吗?要是钦宗皇帝从北方归来,你让他处于什么位置?”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履既死,帝谕傅等归寨。傅等因前,出不逊语,大略谓:“上不当即大位,将来渊圣皇帝来归,不知何以处?”

........

高宗皇帝最为忌讳的一件事情终于发生了,小皇帝心里一片冰凉,一种无形的压力狠狠地堵住他的心口,让他说不出话来。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徽宗和钦宗皇帝的存在,是小皇帝心底里隐藏得最深的那根硬刺。

从严格意义上说,从钦宗皇帝所颁布的最后一份圣旨的内容来解读,赵构的身份应该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还要组织兵力,去金兵营救真正的皇帝;而不是现在所做的自立为帝,偏安一偶。

高宗皇帝紧紧地闭上嘴,不做任何回答,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新任首相朱胜非;虽然与朱胜非相处的时间不长,但除了他。目前小皇帝已经找不到其他的帮手。

朱胜非顺着绳子遛到城下。和苗、刘面谈。劝他们别把事做绝,给小皇帝、也给他们自己留一条后路。

对此,苗、刘很认同,他们提出一个建议:请孟太后,也就是宋哲宗的废后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和皇帝共同治理国事。

这很好,朱胜非欣喜、赵构惊喜,垂帘听政太好了。尤其是孟太后如此的善良低调,由她出面,一定会比当年的曹太后还要温柔。

他们立即同意,当场写下诏书,给孟太后合法政治地位。可是当宣读诏书,表示立法生效时,苗、刘两人却慢吞吞地说了一句话。

太后是孟太后,这没错,可谁说和太后共同治理天下的皇帝是你啊?我们说的是当今的皇太子赵旉。

全场呆住了,赵旉是赵构的独生子。现年才三岁,这么个小孩子能当皇帝了?可没等有人反对。苗、刘还有话说:

“说小吗,仁宗、哲宗登基时也很小,正因为小,才需要太后垂帘听政。至于太上皇,更是眼前的例子,赵构当皇帝时,有起码两个太上皇存在,他不也当了吗?”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傅、正彦闻诏不拜,曰:“自有皇太子可立,况道君皇帝已有故事。”

........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

无可否认,现在建炎皇朝的话语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苗傅和刘正彦的手里;苗傅如今的一举一动,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些三国时期曹操的风范。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能做,我苗傅和刘正彦也能做!

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位御林军统制军官,在不知不觉中,也已经对他们原先的目标作出了大幅度的调整。

........

孟太后是什么人?靖康之耻中,不是所有的皇家宗室成员都已经被金兵押去北方吗?怎么这里又冒出一个孟太后出来?

孟太后原来是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在宫廷斗争中失败,先后被哲宗和徽宗所废,只能在民间居住,因此在靖康之耻中,反而能逃过一劫。

高宗登位以后,为了增加自己的合法性,把孟太后接过来,尊称为隆佑太后,想不到如今被苗傅拖入残酷的政治斗争当中。

........

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孟太后到了,赵构向旁边躲闪,站到了一根柱子旁边。有官员请他在原来的座位上落座,赵构摇了摇头,轻声说:“不能够再坐在这里了。”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既请太后御楼上,即立楹侧不复坐,百官固请,帝曰:“不当坐此矣。”

哈哈哈...看着小皇帝的这种熊样,心里不由得一阵痛快。

........

虽然孟太后一再帮高宗皇帝讲好话,但大局已定,小小一个老太婆起不了什么作用,后续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苗、刘两人的设想进行。

登上皇位三年的赵构下台了,以二十二岁的低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皇位由他三岁的儿子赵旉继承,改年号为明受。

皇位既定,苗傅和刘正彦便开始调整朝廷里面的人事安排。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给自己升官:苗傅的最新职位是武当军节度使,而刘正彦的最新职位是武成军节度使。这两个职位,是宋朝武官的顶级。

其后,苗、刘两人又作出了几项非常重要的人事安排:

第一、把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先提拔为捧日天武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