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我忙乱不堪。要准备姨父的行装,又要着手打点自己的物品,时间仓促,偏我一向不擅长家务琐事,无从下手,幸得邻居细致能干的方菁姐姐时时过来帮忙。方菁一家是姨父姨母多年的老邻居,为人热心厚道,方菁姐姐也是我唯一的闺中好友。
这日,方菁在我房中帮我打点衣物,要带入开封府的,自然都是男装,可我依然很不舍地塞进两套女子裳服。方菁见状,不由叹道:“明明是女儿心,却要强扮少年郎,心儿,你这是何苦?居然还要以这副模样到开封府去当什么文书吏,若被人识破,可是玩的?”
我笑着安慰她:“姐姐休要担心,能找到这份工作……呃,这份差事,妹妹心里欢喜得很呢!”
方菁不以为然地摇头。我苦笑,我该怎样让她明白,对于女子而言,有一份较为有尊严和自由的工作,并可以籍此自食其力是一件多么重要、必要且难得的事情。
这般想着,忽然听见方菁道:“心儿,再着一次罗裙给姐姐看看吧!”
我依言换上女装打扮,在她面前轻轻转了个圈:“姐姐,好看吗?”
方菁看着我,却答非所问:“你这一去,想必再难得回这旧居,而我,也即将入王府为侍女,不日也将离家。心儿,往后,我们姐妹俩想如今日一般相聚,可是难了!”一语未了,眼中已有隐隐泪光。
一席话,说得我心中黯然,我手提裙裾走至她身旁挨她坐下,如往日一般将头枕在她的肩上,心中酸楚难当。
我一向有分离焦虑。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生命里要有那么多的分离,为什么分离对于我而言,就是从此难再相见,甚至永远无法再见。
姨父终究离京归乡去。临行前,姨父将茶馆变卖,将所得银钱与房舍一并留给我,我推辞,可姨父说,无论何时,女儿家都不可无一点傍身之物,和一处栖身之所。
姨父离去后,没两日,方菁姐姐也含泪离家,入王府为侍女。候门一入深似海,不知再见何年期。
而我,则在一个萧萧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带着简单的行囊,只身来到开封府。公孙先生已为我在后院准备了一间厢房。这小小的厢房,从那一天起,就成了我在这诺大的开封城,在这遥远的异乡里唯一的家,成了日后无数个苍茫黄昏里,我最想回到的地方。
从此,我开始了在开封府的生涯。
开封府的差事并不难做。我相当于公孙先生的助手,为他抄写誊录一些公案文书,并登记整理成册。这些事情,只需多一点细致耐心即可做得很好,在现代社会,我本就是一名行政人员,对这份差事,我游刃有余。当然也有困扰,比如说,我毕竟不惯用毛笔书写,不免感到吃力。又比如说,对于一些笔画繁杂的繁体字我确实是不太会写……每每遇此种情景,我未免汗颜。
闲暇时光,我多用来翻看古籍(对我而言当然都是古籍),临帖习字。身边有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精通书画的高人,我自然不会放过,时时请教,受益颇多。后来,我发觉公孙先生对我此举不仅没有不耐烦,反而有颇为欣赏之意,于是得寸进尺提出要拜先生为师,公孙先生很谦逊地稍作推辞,禁不住我一片诚心,也就欣然答应了。我喜出望外,从此私下里就以师傅相称。
公孙先生亦带我去拜见过包大人。虽知包大人是铁面心慈,但见到包大人那不怒自威的形象,我还是忍不住退避三舍。
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校尉,原本就是豪爽不拘小节的江湖中人,对我颇为友好,我也很快与他们混熟了,时常与他们一起谈天说地,有时,他们喜欢天南地北的高谈阔论,有时,又喜欢回忆往昔,将所经历之事与我娓娓道来,。和他们在一起,感觉十分有趣。
但是,开封府的那一袭红衣,御前四品带刀侍卫,南侠展昭,因出府公干,从我入府衙之日起,就从未见到过。
没关系,我对自己说,总有一天会相见的。
这样的日子,平淡却不寂寥,而我的心也一天天地退去浮躁,变得柔和宁静起来。我甚至想,我是否真的生错了年代,又或者,我的前生真的在这里。较之现代社会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复杂交错的人际关系,我更享受北宋的天空下,这古朴温雅,悠闲适意的氛围。虽然偶尔,漫天的星空会让我想起都市里的璀璨灯火,熹微晨光中行过街角的老妪与稚子也会让我想起家中亲人。
开封府的庭院里,栽种了很多梧桐,每至夜晚,夜风吹得梧桐叶沙沙作响,对我而言,那就是最好的催眠曲。在现代社会,我有过无数睡不着的夜和醒不来的早晨,在这里,我却可以枕着夜风拂过树叶的声音安然入睡,可以在小鸟婉转鸣叫的晨光中悄然醒来。这是我生命中的悠长假期,我沉浸其中安然享受。
时间弹指过,很快我来开封府已有月余。不知不觉,已是暮春,空气日益温润暖湿。
这日午后,闲来无事,天气晴好,我向公孙先生告假半天,出府闲逛。
汴京街头,行人熙熙攘攘,商铺鳞次栉比,一片繁华景象。我行至一间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