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豁达人生> 自知之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自知之明(1 / 2)

015 自知之明

解放了,没有了便衣队、土匪了,百姓日子安生了,村子里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新景象。放麦假(旧时农村学校只放麦假不放暑假。收麦农忙的季节,放假让学生帮家里人收麦子)的时候,永济县人民政府教育科把第四区所有教员都召集到晓里镇进行集中学习、训练。集训以后,再由永济县教育科另行统一分配。集训结束之后,臣子被分配到东侯度村的学校去当教员。

经过集训,再由永济县教育科的分配,这就意味着臣子正式参加了解放后的教育工作。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臣子却觉得是一种负担,他感觉到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胜任国家给安排的这份工作。

东侯度村子比西侯度村还要大一些,有四、五十户人家,二十多个学生。臣子觉得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在大村子的学校里教书会误人子弟。但县上派他去他又不能不去。

到东侯度学校任教之后,臣子愈发不愿意在那里呆了。

东侯度村和西侯度村是邻村,大部分人相互之间都认识,东侯度村的人,都知道永济县政府教育科派了臣子这个教员到他们村教书,都知道他只有初小四年级的文化水平,连匼河高小都没有毕业。这就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加之东侯度村还有他在匼河高小念书的几个同学,有个别识字比较多的人还故意出些难题,专门看这个县派教员的本事。有些学生家长和学校里稍微大点的几个学生,因为都知道臣子的底细,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教员放在眼里。

东侯度村识字的人多一些。虽然村里的一些事情不会拿到学校让教员办,但有些社会应酬的事还是免不了的,。臣子自己就觉得,因为文化水平低,如果在社会应酬方面稍微有点不对或不周到的地方,就会出洋相,会被人笑话的。他知道被人故意取笑和被人看不起的那种味道他会受不了的。所以,只在那里勉强呆了一个学期,就不想在东侯度村当教员了。

臣子没给教育科请假,便回到家里再不去了。后来校区派人来叫他,他便以教不了东侯度村的学为由辞掉不干了。就这样,臣子自己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公派教员的工作。

板上村的学东听说臣子不在东侯度村学校当教员了,便专程来到西侯度,请臣子再到他们村去当教员。因为板上村很小,县政府不派教员,学校仍是由板上村村民自己来办,学课(老师工资)都是由板上村村民自己负担的,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民办教员。

因为臣子以前一直就在板上学校教书,和村子里面的人都很熟悉,村里的人都很尊重他。加之山区小村没有教员,孩子们不能不上学,处于多方面的原因,臣子便第二次去板上村当了教员。

学校里有一个学生叫焦狗子,开学的第二天,焦狗子的奶奶就找到学校。他见到臣子以后恳切地说道:“薛师傅(老师),我娃的名字太不好听,学生们都笑话他,你就给我娃另起个名字吧。”

“你们为什么给孩子取这么一个名字?”臣子问道。

“他小时候经常害病,家里人胡叫哩,麻烦你给我孙子另起一个好点的名子”。老太太祈求道。

“好吧。”臣子答应道。他想了一会儿便对老太太说道:“就给你孙子叫焦克安吧。克即克复,能够恢复的意思;安即平安,安,定也。安稳、安定、安全之意。您说行吗?”

“好!好!还是先生能行!就叫他焦克安吧。”

第三天,学生到齐了。板上村的学校里总共只有七个学生,学生年龄大小差别也很大,其中有三个学生年龄大,最大的一个叫高收财,十五岁。另外两个一个叫魏有林,一个叫段中计,都是十四岁。臣子这个教员当时也才只有十九虚岁。由于年龄相仿,加之臣子对学生特别关心,师生之间关系处的很不错,这样,他在板上学校就干的得心应手,也心情舒畅。

由于学生少,教学的任务并不重,有足够的自学时间,这对孜孜不倦的臣子来讲,的确是个很好的机会。他一方面教学生,一方面坚持自己学习,文化程度不断的提高。

一九四八年寒假期间,臣子利用假期到长旺表兄那里去了一躺。这天,板上学校的那三个大点的学生,用骡子驮了二百零八斤小麦,担了两担柴来到了西侯度,将这些东西送到了老师的家里。二百零八斤麦子是臣子教学期间的学课,那两担柴是这三个学生自己在山上打的。韩三倩看着脸上已经冒出汗水的三个学生,心里很受感动,她热情地招待儿子的学生到家里吃饭。

三个学生因为没有见到老师,吃罢饭便向老师的家人告辞回去了。

晚上臣子从长旺回来了,妈妈告诉他:“晌午板上来了三个学生,他们是给你送学课来了,送来二百零八斤小麦,还有两担柴。怎么学课里面还有柴?”臣子看着院子里放着的两担柴,知道这是学生们从山上自己砍回来的,便对母亲说道:“应该给我的是二百零八斤小麦,这两坦柴是这几个学生们自己上山砍的,难得他们这么好。”臣子说罢,两眼看暑眼前的这两坦柴,自语了一句:“这么远的路他们挑两担柴太费劲了!”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