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按照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那一套旧的风俗。
这一套旧的结婚风俗是很复杂的,这个复杂的程序从订婚就开始了。
订婚叫“敬盅”,订婚时男方要给女方纳彩,俗称过礼,敬盅那天,男方要经媒人手给女方一定的财物,如银元、银镯、银项圈、绸缎衣服、八副罗裙、鞋面、红绿手帕、裤带等。富裕人家一般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贫寒人家也要凑够四样,叫“四色礼”。女方也回奉一些简单的礼物,如“莲生贵子”面人一个,面石榴十个,纸包麸、盐十包,其民俗象征意义是预祝婚后连生贵子,多子多福。麸撒在家人身上,预示全家老少有“福(麸)气”;盐撒在公婆和妯娌身上,表示婆媳、姑嫂之间有“缘(盐)法。”,盐与缘谐音,包含有缘份的意思,希冀婆媳、妯娌以后相处关系亲密,。这些赠品礼轻意重,寄托着人民的善良愿望。
结婚更复杂,先“看日子”。由男家找阴阳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一个婚嫁吉日,然后写好“课方(把婚期、禁忌等写在红贴上)”,请媒人送给女方征求意见。女方认为不犯忌讳,婚期即定。结婚前一、二日,一对新人要根据“课方”要求,由“全福人”开脸。男的简单一些,理发完了即可,女方则复杂一点,要用两条线在脸上反复绞合,把脸上及两鬓的汗毛拔除,新娘子愈加聪俊漂亮,表示处女生活已经结束,新生活即将开始。因为是战乱,又是贫寒人家,这些复杂的程序都简单化了。
大喜那天一早,韩三倩起了大早,让儿子洗脸梳头之后便亲自打扮新郎官。十五岁的小臣子身材瘦小,尽管里面穿着棉衣,那套兰长袍和黑马褂还是显得很大,很不合适,三倩给孩子穿好衣服之后,左看看,又看看,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只能是这样了!”然后把礼帽戴在了儿子 的头上。礼帽也大,戴上很松。凑合着吧。只有这样了!
吃过早饭,新郎官头上戴着礼帽,礼帽两边还插着两枝状元花,随着迎亲的队伍到首阳去迎亲。
按照乡俗,结婚那天,新郎的长辈要带着新郎、带着乐队和娶亲人马到女方家去迎娶新娘,谓之“亲迎”。有钱人家的婚礼颇为壮观:前面是彩旗招展的仪仗队,旗上绘有“飞虎”、“青龙”图象,接着是一群吹鼓手鸣锣开道,有的挑着灯笼,有的举着“迎避”、“肃静”的大牌,紧跟着的是为新娘准备的“花轿”和新郎乘坐的“官轿”,沿途鼓乐齐鸣,旌旗招展,浩浩荡荡,气势非凡。但自年馑过后,经济条件都不好,这一带的婚礼的声势已经简单化了。臣子的迎亲队伍更简单,没有鼓乐,只是主要亲属和一些必要的勤杂牵着骡子到长旺去迎亲。
长旺村很大,巷道里的人多,看热闹的也很多。迎亲的队伍穿过巷道两边的人群,鱼贯到了新娘的家门口。新娘家的小辈们看到迎亲的来了,急忙将大门关上。媒人薛绪才手里拿着一个红包上前叫门,里面传出了一句响亮的童音:“拿红包来!”薛绪才将红包从门缝里塞了进去。
“不行!太少!”又是另一个童音。薛绪才回答道:“不少啦!赶快开门吧!”“不行!”里面一群孩子异口同声地吼道。薛绪才无奈,只好从口袋里再掏出了一个红包,从门缝里塞了进去。
“不行!太少!”大门里面又传出童音。“行啦!已经不少啦!”薛绪才辩道。就这样,讨价还价了一会儿,在郑家长辈的干预下大门才算开开了。
进门关过了之后,迎亲队伍鱼贯而入,按照看客主事的安排,一行人八个人一桌开始入席。按照规矩,臣子在长辈的引导下,先叩拜神子,再叩拜岳父岳母和亲朋好友,然后便开始吃席喝喜酒。在新娘家的一切礼仪结束之后,新娘子身穿大红色的百折裙和大红的龙凤袍,头上戴着凤冠,脚上穿着绣花鞋,鞋底贴着红纸鞋样,进行上轿仪式。新娘上轿前,照例都要号啕大哭,谓之“哭嫁”。“哭嫁”有两层意思,一是新娘真情的表露,新娘自幼生长在父母身旁,骨肉情长,猛然分别,女儿将做**,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与恐惧,想到昔日父母的恩情,自然情意绵绵、难分难舍,不由得涕泪交流,痛哭一场。 二是乡俗要求。当地人认为新娘上轿不哭,娘家就不兴旺,民谚有:“女儿哭一苦,娘家富一富。”临走哭嫁被认为是吉利的事情,哭,成了特定的民俗惯例。四聪照例哭了一番。因为没有轿子,四聪踩着凳子上了驮新娘的骡子。四聪上了骡子以后,她的母亲就赶快坐上她踩过的凳子,这种规矩是防止出嫁的女子把娘家的福气带走。
按照乡俗,抬轿的队伍一路上是不许轿子落地的,以防不测。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梁祝”传说。祝英台出嫁那天,路过梁山伯墓,请求下轿观看,结果跳入墓穴,梁祝化为双蝶。民间从反面理解,认为祝英台的死是停轿所致,所以形成了出嫁途中不停轿的习俗。俗话说:“抬轿的只管抬轿,不管新娘尿不尿。”意思是新娘再有要紧的事,也不许中途下轿。就这样,四聪骑在骡子身上 ,随着迎亲的队伍一路来到了西侯度。
迎娶的花轿回来了,也是韩三倩的人缘好,西侯度虽然是个小村,但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