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在战斗中杨振邦足智多谋果断出击干净利索收效明显,杨部将士英勇顽强,战果颇丰!特别是黄旗营伏击战,击毙日酋龟田,活捉炮目竹山一郎和几个日本翻译,极大地鼓舞了条南人民的抗日信心。
在杨振邦部和侯为部经常出其不意的打击下,驻守在中条山一带的日本鬼子,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猖狂了,条南的百姓相对能安宁一点。
当村里稍稍平静以后,山民们便四处请老师给孩子们教书。韩三倩因为家里已经非常困难,就没有让臣子继续上学。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又能开始念书,自己却不能去私塾,臣子的心里很不释然。
因为不能上学,臣子心里总是不死心,白天放羊是没有时间的,晚上一有机会,他就跑到学校里和相好的伙伴们睡觉,跟上老师学点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臣子的求学越来越心切,小时候曾经看到的“二贤庙”里的首阳小学,一直在他心里惦记着,一门心思想到首阳村的学校里去读书,但后来却让他失望了,因为 “二贤庙”被侵华日军拆掉盖了炮楼。首阳小学被日军拆毁以后,附近就再没有正规的小学校了。
一九四二年夏天,永济县在离西侯度村五公里远的匼河村成立了一所县立高级小学校(也叫南庙学校)。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臣子心里很兴奋,一心想到县立匼河高级小学去上学念书。但由于家里很穷,生活困难,母亲没有答应他。
求学心切的臣子不肯甘休,一有空就缠着母亲。执着求学的儿子总算缠动了善解人意的母亲,通情达理的韩三倩见儿子求学心切,咬了咬牙,答应了臣子的求。
臣子去匼河高小是和薛顺治一块去的,学校根据他两个人的实际情况,将薛顺治插班在四年级将他插班在三年级。
在匼河上高小可不比在村里,学校离家五公里路,吃住必须在学校。每星期只能是星期日才能回一次家。
学校有灶房,入灶的学生每月要给学校灶房交四十五斤麦面,才能在学生食堂里吃饭。同村一共有五个在匼河高小上学的同学,其中有三个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些,他们按照向学校的要求,给灶房交了四十五斤麦面,一直在学生食堂里吃饭。臣子和薛顺治两个人,因为家里都很困难,交不起四十五斤麦面,就不能在学生食堂里上灶入伙。
不能入灶,但总要吃饭的。薛顺治有个妹子叫薛贤贤,和匼河村的刘发祥“敬了盅”(敬盅,就是订婚,是这一代的说法,)。刘发祥的家离匼河高小不远,在刘发祥的请求下,刘发祥的母亲每次做饭时总要多烧一点开水供两个孩子用。每到吃饭的时候,臣子和顺治就从薛顺治未过门的妹夫刘发祥家里提点开水,到学校泡馍吃。开水泡馍就是他们在匼河高小时期的伙食。夏天是比较好过的,两个孩子每到吃饭时候,就用一个白铁罐提点水去了学校。但到冬天就难过了,那个时侯没有暖水瓶,白铁罐不保温,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开水提到学校时就已经凉了,一个冬天,他们都吃不到一顿热饭。
生在乱世的孩子多数都是很苦的,在匼河高小里,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占多数。交不起四十五斤麦面的学生,全校至少有八、九十个。富有同情心的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以后,决定在学生灶上又成立了一个米汤灶。让那些入不起学生灶的学生入米汤灶,由学校供应开水和米汤。
入米汤灶每月只需交几斤小米和炊事员的工钱就行了,这和交四十五斤麦面相比较,负担要轻的多,在这种情况下,臣子和顺治都入了米汤灶,好看的小说:。
学生们一星期回家里取一次馍馍,在学校里用清米汤泡着馍吃一星期,生活的确是很苦的。臣子在每星期天回家取馍馍的时候,才有条件在家里好好吃上两顿热饭。然后从家里拿点秋麦混合或者面拌红薯渣混合的窝窝头,再拿点家里用黄豆晒的酱豆或用萝卜腌制的萝卜干咸菜。这些就是他一周的全部饭菜。
因为灶房小,容纳不下那么多学生吃饭,灶房规定,六个人一组,分一盆米汤,由六个学生一人一天轮流到灶房用瓦盆端回宿舍里。一九四四年九月的一天,轮到臣子值日端饭。吃早饭的时候,他便到灶房去给同学们端米汤。那天下着小雨,他端着米汤盆快步往教室里走去,一不小心脚下滑了一下,把他摔倒了。“啪!”的一声,盛米汤的瓦盆摔在地上打碎了,米汤全倒在了地上。眼看着同学们的米汤没有了,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为了让同学们能喝上汤,他硬着头皮回到了灶房,怯懦地对管理员说:“我把米汤瓦盆打了,米汤也倒了,怎么办?”。管理员人很好,笑着对臣子说道:“不要怕,你就另端一盆吧!米汤就算了,但按规定米汤盆你是一定要赔的。你买上一个同样的瓦盆放到灶房就行了,或者赔两毛六分钱也可以。”
听了管理员的话以后,臣子如释重负,起码同学们有米汤喝了。但他口袋里没有一分钱。因为家里实在困难,母亲又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他在学校要买书、纸、墨、笔等,每一次向母亲要钱的时候,母亲总是花多少,就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