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演员,年龄老矣,也开始转战幕后,却并未获得辉煌。
合作一向是双赢的,这次徐铮和陈可心的合作,代表了内地与香港共创电影盛事的合作,也代表了华语电影要来一个大翻身。
港片全盛之时更曾雄霸亚洲、虎视欧美。不过,单就电影工业发展而言,香港的制片模式、专业分工、组织结构虽比大陆、台湾完善,但较之好莱坞仍显得随意机动,工业化程度远不够严密有序。
首先,按照荷里活的工业规则,电影一旦开机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随意更改剧本、变动进度。
然而香港的电影导演比如徐克、杜琪峰等,他们的拍摄方法却大不相同:在保证按时交片的前提下,现场即兴发挥、随拍随改、有时停工,有时赶拍。
这种做法恰恰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正常的作风习惯。
另一方面,与好莱坞奉行专业分工、各司其职,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影人则擅长全职多能、集体创作。
比如陈勋奇、徐克、许冠文、王晶等导演都是经常身兼监制、导演、主演、配乐、武术指导数职于一身。
同时,香港尽管也有不少以导演强势创作著称的影片,但是自麦当雄开始流行监制主导创作以来,许多大制作的香港电影都是由集体创作完成的。
在香港,领衔主演的明星通常身兼几个片约,档期有限,所以剧组人员就不眠不休的奋战赶拍。而内地则是一部戏一个档期,进入剧组就不再签其他片约,直到演员杀青。
而香港的电影导演开拍前只有故事大纲,开机后只能等编剧把当天要拍的剧本传过来,当年程小东拍摄《倩女幽魂》、刘伟强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隽的“飞纸仔”。
但在大陆,剧本在开机前就已经敲定了,这样给了演员很多适应的时间,也同时加快了电影电视的拍摄进程。
由于香港武术指导的经验丰富、十分专业,王晶这样的导演经常只专注拍文戏,枪战武打追逐撞车的场面交由动作指导全权负责,这样,一部普通的商业片通常之用十几天就能完成。
如果是大制作,则会在武术指导这个组下面继续启用“子组”(第一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组武指)。
说到香港电影的这种工业特征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香港“新浪潮”风起云涌,不少新锐制片公司纷纷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垄断地位,而邵氏经营多年的“东方好莱坞”片厂制度及风格亦由此逐渐没落。
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呈现“三魁报春、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从筹划到摄制再到公映收成本,电影工业流程更呈现出香港独有的迅速、机动、灵活、即兴的特征。
这一特征既为香港电影走向极盛奠定基础,又为香港电影的迅速衰落埋下伏笔。
若检讨香港电影衰落根源,创作过于即兴投机当是祸因之一。
昔日港片兴盛时,是档期等片的盛况:香港影人多是同时身兼数组戏,只管闷头拍就是,完全不必担心赔本。
即兴、灵活、迅速、投机的拍摄优势亦成为了香港电影产量剧增、质量骤降的重要祸因。
而如今不少影片即时早已排好也不能上映,需要耐心等待档期、小心拍期,稍有不慎就可能有赔无赚。
明星赶档期、编剧飞纸仔的情况只出现在少数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影人身上,而香港电影的产量也逐年缩小,由当年的年产两三百部,跌到2006年的年产三四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