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非常深厚,玩底蕴的,中国有传统名菜和地方特色食品,玩浅薄的,江渝搞出了炸鸡,同时还引进了西方人的牛排、披萨,搞出了后世的水煮活鱼之类的东西。
中国老百姓对这些东西都能接受,显示出了很强的文化包容性。
不过现在‘肯德基’这种快餐店,变成了中国首创的了。牛排、披萨虽然是引进的,但也经营成了连锁店的模式。
那些洋人不管是喜欢有底蕴的,还是喜欢浅薄些的快餐,在中国都能找到。
饮料方面,财团搞出了可乐,不过这玩意在国内卖得不是很好,因为上层人士不接受这玩意,而那家教保留得比较严格的家庭,也禁止小孩喝可乐,进而影响到了整个市场。
此时中国毕竟底蕴比经历了那些动乱的后世中国要深厚,加上江渝的财团并不是那么卖力的在国内宣传可乐这玩意,所以不怎么受欢迎也是正常的,毕竟可乐这玩意对人本身是无益的饮料,还会造成骨骼、牙齿松软,经常喝可乐的人,骨折几率比正常人要高。
可乐这东西,是一种年轻人的饮料,一般年纪大一些都不会去喝了。后世的中国,可乐也逐渐吃不开,被王老吉给爆了菊花。
不过这种饮料在国外市场却大杀四方。
凉茶也搞出来了,在南方市场销售得非常火爆,在南洋地区同样也是如此。
南方人火气比较旺,对凉茶有需求是很正常的。
倒是财团在南洋投资的‘椰汁饮料工厂’所生产出的椰汁在这一年一炮走红,很多人还没喝过椰汁,都纷纷买了些尝鲜。
各种果汁饮料的需求量也正在迅速增长。
财团生产的果汁饮料,全是真材实料的,水兑得比较少,也不加什么色素、防腐剂什么的。
尽管这样的利润比较低一些,但起码做出了良心,好东西自然要给自己的国民分享。
而对于海外市场,出口型的饮料着没有那么‘良心’了,可乐、雪碧这类的饮料广告打得满天飞,要知道这种碳酸饮料成本极低,利润高得很。而那些果汁饮料,首先水兑得很多,而且加了色素、防腐剂,甚至是用调味剂来增加果汁的味道。
酒类方面,上层社会不流行和西方人的葡萄酒,而是流行和‘黄酒’,正所谓一杯浊酒喜相逢,黄酒是中国历史十分悠久的一种酒,比白酒的历史悠久得多。
而且黄酒厚重、香醇,味道并不比白酒、葡萄酒差,而且黄酒还算是滋补品,黄酒在浙江、福建比较流行,各地酿造方法大体相同,但各地就地取材,加入了一些当地的材料,更显风味。
最有名的就是绍兴黄酒,‘状元红’、‘女儿红’人们耳熟能详,福建地区的黄酒则叫‘红酒’,颜色呈暗红色。
从阴阳五气上来说,北方人水太旺了,所以北方人喜欢喝属火的白酒。
啤酒市场倒是在迅速打开,主要是在南方地区,南方人火本身太旺了,自然不怎么会喝酒,南方啤酒度数十分低,很多人喝个几瓶还是会吐。北方啤酒度数更高,但北方人喝啤酒就像喝水一样。
中国的饮食差异极大,就算是相邻的两个城市都不一样,甚至是方言都有很大差异,这个国家能够形成,一是中国有大龙脉支撑,二是中国的汉文化成了维系这个国家的纽带。
如今中国的酒水还是国家专卖制度,很快中国就要大爆汽车了,对酒文化的整治力度越来越大。
尽管如今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足够支撑这个国家敞开了喝酒,但是酒后驾车必然草菅人命。
酿造得比较多是黄酒和白酒,因为黄酒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一坛的‘状元红’、‘女儿红’埋到地下,十几年后挖出来就价格飙涨,人们结婚、庆功都会喝这种酒。随着上层主流社会对黄酒的认同,以及中国文化向外扩张,不管是内销还是出口,黄酒的身价都会越来越高。
而且黄酒有药用价值,放久了是能当补品用的,孕妇做月子什么的,需求量都比较大。
如今每年埋入地下的黄酒数量越来越大,那些酒厂根本就不管眼前能赚多少钱,每年都在大量的往地下埋。
白酒则是实打实的需求,北方人离不开白酒,特别是在刚纳入中华民国的北海行政区,在那里生活更离不开白酒。
清末酒商很多,自酿自销的酒店遍地都是。什么踩曲商人更是到处都是,每年要消耗掉大量粮食用于酿酒。
清末时期的河北、山东、河南那一带,百姓家里也就是烧鸡、烧酒这两种玩意,其他别无长物了。
自从江渝开始整顿酿酒市场以来,如今那些酒商全体阵亡,国家专卖的酒水价格还比较高。
使得此时中国的酒水消费相比满清时期还要少了许多。
这也和前些年粮食不够用,砍掉了很多酿酒市场有关。如今粮食够用了,酒水的市场供应量加大了一些,而且变成按需配给制。
江渝为此让政府搞了个‘酒票’出来,每户人限量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