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民国第一军阀> 第135章:持续的战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持续的战争(2 / 4)

后将炸药塞进去……引爆!以此来杀伤对方。

在这么近的距离下,每天都有大量协约国士兵被爆头。

德国拥有的狙击手保守估计不会低于五千,其中有一千名狙击手是中国派遣的雇佣军,也是这些狙击手当中素质最高的。

同时德国动员了林区看守员、猎人,以及军中枪法极好的士兵,组建了一支规模不断膨胀的狙击部队。

这些狙击手如同鬼魅一般出没在前线,给协约国的士兵造成了重大杀伤和巨大的心理恐惧。

协约国一开始根本不知道狙击手的存在,只到15年开春后才知道这个秘密,他们俘虏了一名德国狙击手,从那名狙击手那里缴获了一支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步枪。

同时还知道,德军当中雇佣了许多中国狙击手。

这下协约国高层才知道,原来战场上有一种叫做狙击手的兵种,并且数量已经很庞大了。

并且德国在中国的帮助下,已经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的狙击作战思想。

这下协约国头疼了,他们拿到了狙击步枪不代表就能制造狙击步枪,英国的镜片制造技术竟然不过关。

英国的工业可以说本身就比较落后,因为英国有大量殖民地可供倾销,商品并不需要太先进。

至于美国,他们有关税保护,加上面积大,美国此时也并未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普及开来,大部分工厂还是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蒸汽机。

全球工业技术最先进的则是德国,紧随其后的应该说是中国。

中国是直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上起步的,建造的工厂基本上很少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落后技术。

而且通过不断的交易,德国的工业制造技术已经逐渐被中国给吃透了,并且中国的工业制造技术因为江渝在科研上的不断投入,以及他提供的那些资料和研究方向,使中国的工业制造技术逐渐超过了德国。

中国唯一落后于德国的就是人工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依旧是人工制造的最精密,机械制造机械目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依旧离不开人工。

也就是,中国技工比不上德国。

其他方面中国并不比德国落后多少了。

就工业技术而言,德国和中国都比现在的协约国及美国更加领先。

英国制造不出瞄准镜也是很正常的,历史上英国为了瞄准镜甚至荒谬的向德国提出交换要求,为此被德国给拒绝了。

而这次英国没有直接向德国提出交换,而是向中国提出了技术购买要求,并且非常急切。

只可惜,江渝目前还看不上那点小钱,而且狙击的目的是为了打击敌方士气,把瞄准镜制造技术给了英国,那么其结果就是同盟国士兵的士气也被打压下去,那样不利于战争的延长。

英国在急切的等待之后,换回了中国一个:“瞄准镜不在出口物资行列,无法对其他国家进行出口”的官方回应。

也许此时英国的心情是想骂娘,但对中国却丝毫没有办法,说不卖给你就是不卖给你,你能怎么着?

一个瞄准镜技术,自然卖不了太多钱,那点蝇头小利江渝是看不上的。

江渝此时正在不断的加强同盟国的力量,这种增强主要靠军事技术,以及军事思想。

德国炮兵不仅得到了中国炮兵的相关硬件技术,还得到了中国炮兵的思想指导。

像中国炮兵在历次战争当中,从来都不对敌人堑壕轰炸太长时间,炮火准备一般也就是几分钟,最多十多分钟的样子。

德国获得炮兵指导思想后,很快也进行了改革,重型火炮也开始参与到了对步兵作战的支援当中。

没搞得没办法的英国,只要开始接触德国。

英国荒谬的向德国提出了交换要求,为此依旧像历史上一样,被德国人毫不留情面的拒绝了。

并且德国看到了狙击作战的巨大意义,还在不断的扩大狙击手规模。

德国在每一个战线上都分布了大量狙击手,每个狙击手负责一段堑壕,这些狙击手简直把协约国的士兵压得抬不起头来。

而且随着雨水天气的到来,整个堑壕泥泞不堪,大量协约国士兵的双脚被浸在水中,湿气入体严重,最后酿成了所谓堑壕足,许多协约国士兵为此甚至要截肢。

同盟国的士兵则不需要像老鼠一样躲在堑壕里,只要没有炮击,就能从容的把双腿擦干。

而且同盟国士兵大多都穿着胶质雨靴,堑壕足的问题并不严重。

就算是协约国的士兵躲在堑壕里,但并不意味着那样就安全了,德国很早就在中国获得了迫击炮技术。

江渝控股的远华集团在开战后,每天要为德国军方生产近两百门迫击炮,以及大量迫击炮炮弹。

此时的远华集团,几乎垄断了德国的飞机制造业,以及迫击炮制造。另外还有冲锋枪、狙击步枪都是远华集团所生产的。

同时远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