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随从等。1940年结婚生子后生活开始安定,在洛克希德飞机制造厂作一名汽锤工,并对表演发生兴趣。1942年加入长滩戏剧公会,业余时间多半用于为该会排演剧目。次年开始不声不响地打入电影界,在一系列极受儿童欢迎的西部连集片《霍伯朗·卡塞蒂》中饰演壮汉角色,也在多种战争片、喜剧片和剧情片中担任配角。仅1943年一年,他参加演出的影片就达18部之多。
使米彻姆成名的影片是《军人魂》(1945),并以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提名,他在片中生动地塑造了沃克上尉的形象。之后不久他应征入伍,接受为期8个月的新兵训练,1946年重返银幕,并很快成为以悍冷漠著称的走红明星。他体格健壮,一次拳击比赛受伤使他长期患失眠,因此总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被当时某些女观众认为是性感的化身。本人性格也与其塑造的银幕形象相近,一副漫不经心的处世态度。他的两个儿子詹姆斯和克里斯托弗也先后登上银幕。
他主演和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还有:《轰炸东京记》(1944)、《欲海春光》(1946)、《交叉火力》(旧译《杀人犯》,1947)、《绝处逢生》(1947)、《月亮的血》(1948)、《小红马》(1~949)、《天使面孔》(1953)、《大江东去》(1954)、《金枪手》(1955)、《海底敌人》(1957)、《百战长空》(1958)、《愤怒的群山》(1959)、《我最后一次见到阿奇》(1961)、《碧血长天》(1962)、《莫斯先生》(1965)、《西部新天地》(1967)、《龙虎盟》(1967)、《瑞安的女儿》(1970)、《归家》(1971)、《上帝的愤怒》(1972)、《神探马如龙》(1975)、《中途岛战役》(1976)、《荷京喋血》(1977,香港)、《杀人计中计》(1979)、《英风盖世》(1982)、《战争风云》(1983,电视剧)、《玛丽亚的情人》(1984)、《大使》(1984)、《阴谋》(1985)、《诺斯先生》(1988)等。
科尔曼·南希出演过《奴隶们》等片
(1917~)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华盛顿州埃弗雷特。她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四十年代的影片中扮演女主角或二号要角。1941年参加广播节目和舞台剧演出,并在百老汇初次登台。在影片里她通常演胆怯的,神经质的姑娘,曾在她的第一部影片《金石盟》(1942)和《危险的旅程》(1942,即《血路》)中与美国现任总统里根合演,扮演主要角色。结婚后不久退出影坛。后来重返舞台,偶尔也演一些影片,1968年,美国进步导演赫伯特·比伯曼重返电影岗位,导演,以黑奴人权为题材的《奴隶们》一片,科尔曼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她参加演出的其他主要影片还有:《三姊妹》(1942)、《虎口余生》(1942),《黑暗之边缘》(又译《自由之火》,1943)、《我们的时代》(1944)、《虔诚》(1946,又译《魂牵梦萦》)、《她姐姐的秘密》(1946)、《暴力》(1947)、《伊莱克特拉守制》(1948)、《从丹吉尔来的人》(1953)等。
南希·科尔曼(右2)《虔诚》,1946美国影电演员科格伦·朱纳
(1917~)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原名小弗兰克·科格伦。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是好莱坞著名的雀斑脸童星和少年演员。婴儿时期第一次上银幕。四岁时在影片《富人的贫困》(1921)中捞演利特丽斯’乔伊斯的儿子而出名。三十年代扮演少年角色,银幕生涯开始走下坡路。四十年代初退出电影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军服役,获得海军少校军衔。1966年重上银幕,在《沙砾》一片中扮演过一个小角色,后在洛杉机港务局任特别事件联合协调员。
他演出的其他影片有:《剪短发》(1922),《纽约宠儿》(1923)、《离婚原因》(1923)、《伟大的爱情》(1925)、《昨天的道路》(1925)、《焰火》(1926)、《话朱纳·科格伦(右)《滑动,凯利,滑动》,1927筒》(1926)、《最后的边界》(1926)、《合成橡胶轮胎》(1927)、《滑动,凯利,滑动》(1927)、《美国飞箭号》(1927)、《让她走,加利赫》(1928)、《有标记的钱》(1928)、《姑娘拒绝了》(1930)、《河的尽头》(1930)、《联合车站》(1932)、《流浪孩子》(1932)、《消防队员救了我的孩子》(1932)、《跑道》(1933)、《赛马场血案》(1936)、《向导姑娘》(1938)、《会见克里斯琴博士》(1939)、《亨利·奥尔德里奇竞选总统》(1941)、《马维尔队长历险记》(1941,连集片)等。
该画是作者观看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后的即兴之作。从剧院归家后,他激情澎湃,废寝忘食,一连工作了48个小时,一气呵成,完成了这张优美迷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