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的拜西玛》是他较成功的长篇小说之一,通过一名14岁的少女被迫嫁给自己不爱的男人后的痛苦经历,生动地表现50年代叙利亚社会中的党派斗争、经济变化和民族主义倾向、揭示了旧的价值同新型人际关系之间的尖锐对立。在《冈塔拉城骑士》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以小见大,剖析导致1967年阿拉伯人在反以战争中失利的各种因素:军事艺术的落后,互相抛弃、阴谋、背叛和领导人的无能等。《被洪水淹没的人们》向读者提供了一幅生活在幼发拉底河两岸农民的痛苦生活画面。大堤的建成使洪水淹没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只得离乡背井,迁徙到遥远而贫瘠的土地上去。
阿卜杜·萨拉姆·欧杰里具有娴熟的艺术技巧,传统与现代手法相结合,聚东方传统和西方文明于一身。由于职业和生活经历的关系。他的作品较多地反映农村和医学领域的事件。文笔优美,幽默与讽刺并重。他的作品已越出阿拉伯世界,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读者。
华奎因·尼克被誉为50年代菲律宾英文文学书籍
(1917~)菲律宾小说家。剧作家(用英文写作)。1917年生于马尼拉的一个著名律师家庭。笔名奎亚诺·德·马尼拉.从小爱好阅读书籍和音乐。1934后首次在《图解周刊》发表短篇小说《流星》,后又发表《三代人》(1940)。1943年在《菲律宾评论》发表短篇小说《类似拉莎露丝的女人》、《比我们想的更晚》和《马尼拉的海军》,后者描写驻守马尼拉的西班牙海军陆战队在圣母的保护下,打败前来进犯的荷兰舰队的历史故事。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他担任舞台监督至1947年。同年圣托玛斯大学根据其优秀历史小说《马尼拉的海军》授予他荣誉学位。同时他又获得多明我会的奖学金前往香港深造,在圣阿尔贝特学院攻读神学和拉丁文两年。
1950年回国后长期任《菲律宾自由周报》的编辑和撰稿人。其短篇小说《夏至》和《仪仗队》曾先后获得1945年和1949年的《自由周报》短篇小说奖。
195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散文与诗歌集》,被誉为“50年代菲律宾英文文学最佳书籍”,内收三幕悲剧《菲律宾艺术家的画像》,短篇小说《贞女宝石传》、《垂死荡妇传》等10篇和诗歌《何塞·黎萨尔的告别诗》、《所罗门的无知》等19首。
《菲律宾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名剧,已拍成电影。主要写一位菲律宾老艺术家堂罗伦佐及其两个女儿保护一幅自画像的故事。这幅巨画以燃烧着的城市马尼拉的废墟为背景,画一个青年背负一位老人,此一老一少都是画家自己本人。他把这幅画作为遗产留给两个女儿,而她们不管生活如何困难,亲友如何劝说以及外国人如何出高价收买,都不出卖这幅珍品。最后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夜,主动把画和房子一起毁掉,表现了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生与死的搏斗和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
1953年,华奎因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出国去西班牙,美国和墨西哥考察两年,同时翻译黎萨尔的作品,写了《论黎萨尔的长篇小说》等论文。后著有短篇小说《维达尔先生》(获1958年帕兰卡文学纪念奖一等奖),内容写维达尔始终爱着他年青时的恋人,当她老了以后,仍和她结婚。196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有双脐的女人》(1961年获菲律宾笔会中心斯通希尔奖和共和国文化遗产文学奖),写一个有两种文化经历的女人,容貌美丽,但没有灵魂。双脐影射两种文化,并非实指。
华奎因的作品重视反映过去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并“在美国化的现状中寻求菲律宾的本质”以及把信仰和自由和谐地揉进幻想之中。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尤其在反对禁欲主义方面,最突出的是剧本《父与子》(1975,根据其小说《三代人》改写),写老人蒙松在晚年仍需有女人作伴,需要得到“肉欲的满足”因而引起家里儿孙之间的冲突。《修女们》(1975)一剧,则描写17世纪末,有13位修女组成独立的修女院,表现了妇女自强、自立、自治的精神,具有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其他短篇小说如《夏至》、《野餐之后》等既描写爱悄也反映了男女平等和维护妇女尊严的思想。
华奎因还著有剧作集《热带的巴罗克艺术风格》(1979),传记文学《阿基诺家族的三代史》(1983),译有《孙中山传记》等。1976年这位“菲律宾文学巨人”被菲律宾文化中心授予“民族艺术家”称号,1980年又获泰国“东南亚文学创作奖”。
达夫·霍华德出演过《血溅虎头门》等影片
(1917~)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华盛顿州布雷默顿。在学习一段时间戏剧之后,他进入西雅图轮换剧目剧团。他在无线电广播节目中使用原来的名字萨姆·斯佩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队服役。1947年初次上银幕,在几部影片中担任配角,后来又主演了一些B级影片,以动作片居多。他经常扮演硬派角色(通常是警察)。他和与他一起演戏的演员艾达·卢皮诺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