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7> 第7章 三月(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三月(2)(1 / 3)

卡索拉·卡尔洛出版文学随笔《诗与小说》等

(1917~)意大利小说家。1917年3月17日生于罗马。父亲是职业新闻记者,他在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也当记者。以后在中学教历史和哲学。1941年离开罗马,奔赴托斯卡纳大区的沃尔特拉山区参加反法西斯游击队,战后在该大区定居和执教,他的许多作品以托斯卡纳地区为背景,描写日常生活事件和普通人的寻常遭遇,语言不事雕凿,文字淳朴清新,具有托斯卡纳乡土文学传统的朴索简练的写实特色,因而被评论家称为那里的“乡土作家”。同时,他的作品又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见长。他推崇乔伊斯早期的作品,主张艺术应当超越被意识形态的,伦理的和心理的结构所扭曲的实用意识,穿过生活的外部表象,透过人的不透明的外壳,深入到潜意识的现实之中,这才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卡索拉的创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37年~1950年是第一阶段。最初的短篇小说结集成《探望》(1942)和《郊外》(1942),前者描写人们在平凡岁月中感到的寂寞,后者诉说普通知识分子的孤独心情。此后写出的小说有着类似的主题,以哀伤的抒情笔调表现人的痛苦的孤独感,其中长篇《罗莎·加利亚迪》(1946),《女友们》(1947)较为优秀,中篇《伐木》尤佳。小说描写烧炭工人冬天在寒冷的森林里从事沉重艰辛的劳动,过着单调而寂寥的生活,重点刻画一个年轻工人丧妻之后无法填补的空虚心灵。

50年代初,卡索拉在新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下,开始在作品中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创作进入第二阶段。他起初将自己参加抵抗运动的战斗经历写成小说:长篇《法乌斯托和安娜》(1952),短篇集《老战友》(1953),长篇《士兵》(1957),着重表现人们对未来的理想憧憬,信心和追求;继而描写战后抵抗运动的战士对现实的失望和怅惘:长篇《战后的婚礼》(1957)记叙三个游击队员胜利后在社会上走投无路,无法安居乐业的悲剧结局;长篇《布贝的未婚妻》(1960)通过游击队员布贝从成长到坠落的经历,表现一代人的精神幻灭过程,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长篇小说《一个干枯的心灵》(1961)标志着卡索拉的创作再次发生转折,进入第三阶段。小说描写30年代两个穷苦女孩子盼望爱情改变不幸命运的内心情感。卡索拉返回到青年时代表现内心生活的主题。他将《探望》中的短篇加以扩充,写成中篇或长篇,在内容上增添存在主义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对小说结构或叙事技巧进行革新,以几乎每年一本书的高速度发表一批实验性作品。获得好评的有《难忘的时刻》(1966)、《地方铁路》(1968)。《马里奥山》(1968)、《一个孤独的人》(1978)和《造反者》(1980)。

卡索拉在70年代后期积极参加反核武器和生态保护运动,成为该运动的发言人,为此发表一系列杂文,并写了小说《幸存者》(1978)和《动物的天堂》(1979)。

除小说外,他还著有文艺随笔:《诗与小说》(1973)、《日记若干》(1974)。

伯尔·雷蒙德演出过四十多部影片

(1917~)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进入电影界前在戏剧界和广播电台任职,1943年任帕萨迪纳镇的剧场经理,当时已是一位有经验的演员。1916年初次上银幕,扮演主要角色。之后,在许多影片中演主角或配角。擅长扮演反面人物。1957年在电视系列片《佩里·梅森》中扮演英雄人物,连续八年获得成功。之后,又在另一部成功的电视系列片《勇敢的人》中扮演一位坐轮椅的侦探。他演过四十多部影片,主要的有:《桑·昆廷监狱》(1946)、《绝望》(1947)、《不公平的待遇》(1948)、《陷阱》(1918)、《唐璜历险记》(1949)、《红光》(1949)、《报仇的新娘》(1949)、《边界》(1950)、《新墨西哥》(1951)、《美国的悲剧》(1951)、《西部见闻》(1952)、《会见丹尼·威尔逊》(1952)、《阿尔及尔堡垒》(1953)、《后窗》(1954)、《激情》(1954)、《你绝不会太年轻》(1955)、《单独一个人》(1955)、《请谋杀我》(1956)、《早晨世界末日大审判》(1956)、《哈瓦那事件》(1957)、《死后的愿望》(1969)、《地狱新面貌》(1967)、《睡衣裤》(1968),以及英国和加拿大合拍片《明天绝不会来》(1978)等。

布特尔·杰克出演过《混血儿》等片

(1917~)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曾在保险业当办事员。他在达拉斯的小剧院获得一些舞台剧经验后,1940年,在航空业巨头和电影制片人霍华德·休斯出资制作的一部引起争议的影片《逃犯》中扮演西部强盗比利小子,与简·拉赛尔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